2021年10月10日
第03版:03

沧县:乾隆皇帝的运河遗迹

沧县御碑苑景点复建的巡礼堂

沧县御碑苑景区因乾隆御碑而得名,占地面积2.84公顷,景区以明清时期北方传统园林为基调,依托捷地水利枢纽和乾隆碑为主要背景,形成水利工程与运河文化相互融合的水利人文景观,是“事在人为”精神的传承与见证之地。

御碑苑处于京杭大运河与捷地减河的“二龙交汇”之处,是调节丰水期大运河水量的龙头水利枢纽。大运河在丰水期,水流顺势而下气势汹汹,既无法保障漕运,又经常造成决堤,洪水泛滥。明弘治三年,于捷地开挖减河,在减河上口建桥设闸。清乾隆36年,天津以北的北运河决口,水犯京城,引起朝廷上下一片恐慌。确定只需将捷地、兴济两处改闸为减水坝即可,从起意、勘察、筹划、实施到竣工、验收、启用,皇帝亲力亲为,三赴沧州,这段历史以诗文的形式记录在御碑之上。

景区内历史遗迹有乾隆碑、宪示碑。水利工程有分洪闸和捷地闸,有展现明清时代水利建造技术的“龙骨石”,有为纪念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而建的申遗碑,有为再现乾隆皇帝巡视河工、驻跸捷地而复建的巡礼堂。现代文化部分有300余位知名书法家为之挥毫泼墨的书法作品,形成宸翰碑廊、鸿儒碑廊、历史长廊、翰苑碑廊和翰风碑廊,从历史、文化 、民俗、水利等不同的角度诉说着运河故事,还有中国作协主席铁凝题写的“京杭大运河是镌刻在大地上的一行史诗”……她再现了大运河历史文化、古代君王对水利的关注,同时也记录了水利工程建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现在的御碑苑景区碑廊相错,文史相融,两河互倚,双闸屹立,成为大运河国家公园重要节点、大运河文化带核心景观之一。

2021-10-10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7173.html 1 沧县:乾隆皇帝的运河遗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