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在手机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某奢侈品牌与上海一家菜市场做了个创意活动——顾客买满20元菜,就能获得该品牌的一只手提袋。视频中,一名女子拿着奢侈品手袋美美拍照后,走出市场就把刚刚购买的芹菜丢到了路边的垃圾车里,流畅的浪费行为刺痛人心。不少网友热议,在拒绝浪费的风尚下,这样做,浪费的不只是个人财物,也伤到了公众珍惜食物的心。
另一边,有关秋收的视频新闻也“刺”疼了大家的心。但是这里的疼,是感动的心疼——阴雨连绵,田地积水,收获遇难。虽然条件恶劣,但不少老农并没有放弃庄稼。他们蹚水进地,硬是把玉米一个个掰下来,又一袋袋背回家。冷水浸泡,不少人冻得嘴唇都紫了,却依然坚持收获,让人心生敬意。
这两个视频对比鲜明,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为何有人就可以随手丢掉一把蔬菜不会愧疚,有人却甘愿冒雨抢收一穗玉米,甚至还会为了泡水的粮食流泪?是因为他们财力悬殊?还是消费习惯不同?我想,归根结底,还是有无对粮食、对劳动的尊重与敬畏吧。
对于经历过饥饿的人来说,粮食大于天,是决定生存的关键。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粮食不再短缺,不少人就忘记了过去,丢掉了敬畏之心。有大量丰盛食材可供挑选时,珍惜的感觉被浪费行为悄然取代。
在随手丢弃时,浪费者不会想到,这些粮果蔬菜,倾注了种田人几个月的汗水与心血。
笔者是一名“80后”,出生时已赶上了好时候,从来没有为吃饭发过愁。近些年,下乡采访,走到田间地头,亲身感受才知,一蔬一饭,实在来之不易。玉米从种植到收获,最快也要七八十天才长成;小麦从播种到成熟,要经过冬天严寒、春日大风还有夏季酷暑……每一粒不起眼的米,每一棵看似平常的菜,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被端上餐桌。尤其是农业看天“吃饭”,在漫长的生长中,还要经过恶劣天气的考验,稍有不慎,面临的就是减产甚至是绝产。
来之不易,更要倍加珍惜。上个周末,我们度过了第41个世界粮食日,不少人纷纷支招,如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适当购买蔬菜粮食,避免不当储存产生的浪费;外出就餐倡导光盘行动,剩余餐点可打包回家;居家选择小规格餐具、烹饪食物少量多样……
方法不少,重在行动。笔者认为,如果有机会,大家一定要走到田间地头,亲身体验粮食的生产过程。唯有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其中的辛酸。唯有体味艰辛,才有持之以恒的动力。
虽然饥饿已成往事,但我们依然要对食物心怀感恩,让节约成为永不过时的美德。愿每一个人都能不负好“食”光,不负每一份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