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
第06版:06

300亩海棠成熟,却没有客商收购,到了立冬,果子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东光农民求助本报——

300亩海棠 急寻好“婆家”

成熟,却没有客商收购,到了立冬,果子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东光农民求助本报——

300亩海棠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秋末,东光县荣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海棠果成熟了。成方连片的海棠树上,红彤彤的果子坠弯了枝头,三五颗一簇,煞是惹眼。一树树海棠果,远远望去红艳艳火一般,为萧条的田地增添了一抹暖意,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望着这丰收美景,合作社负责人张春荣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眼下已到了海棠果的收获旺季,但这些压弯枝头的果子却无人问津。

“俺们是从山东临沂引来的苗子,当初种植时,山东不少罐头厂都能收海棠果。没想到等了几年,咱这儿好不容易结果了,再联系工厂,人家却说不收了。”张春荣说,海棠果含有多种营养,可以生津止渴,健脾开胃。“除生、熟食用外,海棠果可用来做罐头、酿酒,还是做果酱、果醋、果丹皮所需的上好原料。”

合作社在2016年开始种植海棠树,面积有300亩之多,主要以冬红海棠为主。由于前几年挂果量少,张春荣并未过多关注市场。今年,海棠树进入盛果期,他满心欢喜联系工厂,谁知却生了变化。

“今年产量高了,一棵树就能产50多公斤果。一亩地大约63棵树,亩产就是300多公斤,300多亩地至少能收90吨果。”本是丰收的年景,可如今,这些海棠果却无人问津,张春荣急得嘴里都起了泡。

“要是到了立冬,果子还卖不出去,只能掉在地上,烂在土里了。”

果子白白烂掉,一年的收入也就没了。这就意味着,合作社不仅赚不了钱,就连每亩地300多元的施肥、植保管理费,也收不回来了。

为此,合作社也通过电话、网络等平台发布了销售消息,但都如石沉大海,没有音信。“这么多果子烂在地里确实太可惜了,现在俺们只想尽快把这些果子销售出去。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海棠果的价值,欢迎全国各地有果品深加工业务的客商来俺们合作社考察、合作。”

不仅如此,张春荣表示,合作社也面向社会出售海棠树苗木。“海棠树观赏性极强,每年三四月份,白花、粉花装扮满树,花期能持续一个月,特别漂亮。到了冬天,还能赏果、品果,是不可多得的多用途观赏苗木。”如果您有美化村庄的需求,或是从事园林工程的客商,可联系本报,让我们携手助农,为这一片喜人的海棠找到好“婆家”。

热线电话:3155706

2021-10-27 300亩海棠成熟,却没有客商收购,到了立冬,果子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东光农民求助本报——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8953.html 1 300亩海棠 急寻好“婆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