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提醒:谨慎选择,切勿跟风
“每天十分钟,告别大肚腩”“颈椎感觉不适,3个动作效果惊人”……当下,居家锻炼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的健身相关视频也相当火热。对于没有健身基础的市民来说,选择科学的方法很关键,切勿一味盲目跟风。
“短、快、急”健身靠谱吗
“短视频平台上的健身视频靠谱吗?”市民王娜在朋友圈吐槽,年近60岁的妈妈,每天跟着某短视频平台上的健身视频做运动,她不知道这些运动是否靠谱,不靠谱该怎么劝老人停止跟练?
据了解,身边不少人都跟着短视频健身。“我关注了20多个健身博主,收藏了几千条健身相关视频,有自己喜欢的,有朋友推荐的。”市民冯雪说。对冯雪来说,在家里锻炼,比去健身房时间充裕得多:“去健身房只能选择周末,且不能保证每个周末都有时间,在家里可以见缝插针锻炼一下。”
打开某短视频网站,搜索健身、居家锻炼、减肚子话题下的视频播放量分别为70多亿次、40多亿次和110多亿次。
“每天只要10分钟,就能轻松练出平坦小腹。”一则20多秒的瘦肚子短视频,点赞、转发超20万人次,3个简单动作,但并没有动作要领介绍,记者试着每个动作做了3次,第二天四肢酸痛。评论区不少人提醒,没有运动基础的人要谨慎练习。
“前段时间在抖音上刷到一个瑜伽动作,看着并不是很难,我试着做了一下,扭到了脖子,现在还疼。”林雅静说,她还去视频底下评论了一句“练了一下,差点享年26岁”,成为了热门评论。
翻看这些健身视频,视频时间短、标题类似“3天瘦肚子”“一周练出人鱼线”等“短、快、急”视频,点赞量都很高,但评论却褒贬不一,市民选择还需谨慎。
锻炼身体勿盲目跟风
其实,对于没有太多健身基础的人来说,直接模仿视频上的动作,可能起不到健身的作用,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标题党”内容,更要慎重选择。
“选择健身运动,应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尤其是没有运动基础的市民,可选择一些轻度有氧运动,切勿一开始就做高难度运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运动足踝外科主治医师袁令晨说,在做任何动作之前,都要对自己的身体做一个评估,来判断这个动作是不是适合现阶段自己的身体状况。
“跟着视频练,要对选择的健身达人的专业背景有所了解,才能进行进一步的锻炼。在选择做一个动作时,把动作做标准要比重复的次数多或者坚持的时间长更重要。”袁令晨说。
比如,网上不少关于平板支撑的短视频,上来就说“ 今天我们来练平板,坚持3分钟。”然后简单介绍动作,加个吸引眼球的标题,没有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解释,类似这样的短视频,请谨慎选择。
做运动的前提是尽量把动作做到标准。在没有错误代偿的前提条件下去做,才是锻炼。每一个动作设计出来,都有它的训练目的和目标肌群。动作做不标准,有可能该练的地方没练到,不该练的地方用错误的方式使了劲儿,最后白忙活一场还伤身。“科学合理的健身,是让身心愉悦的运动。如果选择的健身动作会导致身体疲劳等不良反应,建议更换、调整。”袁令晨说。
假如不慎受伤,应立即停止运动,制动休息,防止重复损伤或加重损伤;马上冰敷,减轻疼痛和肿胀;加压包扎;抬高患处。袁令晨说,这4个步骤适用急性损伤的早期治疗。如损伤严重,应尽快就医。
良好生活习惯是基础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大军,希望可以以此改善心情、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力、提升免疫力,拥有健康生活。
面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健身视频,还需睁大眼睛,仔细挑选,不要抓到一个视频,就盲目开始。应选择专业、清晰、有示范以及有讲解的运动视频。把每一个动作的运动方式和动作要领都记住,一边感受发力,一边慢慢增加次数和难度。
“每个部位的训练动作就那么几个,越是简单越难做到。把基础打好,才能在花式动作时感受到肌肉用力的方式。”一位资深健身博主说。
健康生活,不只是运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些人天天喊着减肥,每天吃的食物确实也都是一些低脂健康餐,但是饭量却很“惊人”,且饭后运动量很小。这种对日常饮食只控质不控量的方式,起不到减肥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加大蛋白质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不吃垃圾食品,多餐少食;每天坚持半小时有氧运动……
“在科学合理前提下,所有的健身运动都贵在坚持。”袁令晨说,坚持合理运动,控制好自己的身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才会健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