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
入冬,任丘市于村乡前王约村的地头,播种机依然跑得欢。一粒粒麦种蹦跳着投入大地的怀抱,种植户刘其彬脸上的神色轻松不少。
“前段时间涝得厉害,积水得有半米多深。多亏咱村上及时帮俺们排涝,要不入冬前小麦哪能顺利下种。”看着晒干的地块,刘其彬感叹不少。“今年俺村换届,增旺上任,给村里可办了不少实事。”
“对,增旺可给俺村带来不少新气象。”在前王约村,和刘其彬一样想法的村民还不少。
他们口中的增旺,是前王约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刘增旺。别看今年3月刘增旺才接过这管家的担子,但对村民们来说,他并不陌生。
2011年至今,刘增旺每年为于村小学及幼儿园捐资助教1万元;2014年,他出资80余万元建设于村第一小学的周边道路,让孩子们上学不再难;2015年,他发起成立任丘市第一支慈善基金,首期投入20多万元,并号召他公司的员工捐款,为贫困家庭的癌症患者提供医疗费;2016年至今的各种捐款不计其数……在大伙儿眼中,刘增旺是个知感恩、有担当的青年企业家。
正因如此,今年前王约村换届,为全村人寻找一个合适的“带头人”,不光于村乡党委、政府想到了刘增旺,就连村民们都高票赞成。大伙儿都盼着,落后的前王约村,能在刘增旺的带领下重焕生机。
原来,在2015年前,前王约村是远近闻名的五星红旗村。但换届后,工作逐步下滑。到2018年换届,成了两星后进村。
“村里发展不好,受伤的是老百姓。”刘增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前王约村有700多户,2700多人,管村的任务不轻。接过担子,他想法朴实:“村里局面扭转,老百姓都跟着沾光。”
刚上任时,村“两委”后院的杂草一人多高。围着房子转了一圈,刘增旺有了想法:“这是咱前王约的‘脸面’,过好全村的日子,咱先把脸洗干净。”清理杂草、更换窗户、装修室内……他个人垫付了30余万元,将前王约村党组织的“堡垒”进行修缮,建设了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
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一位村民负责村里护河工作,由村“两委”每月支付工资1800元。可前王约村集体资金不足,时有开不出工资的情况。刘增旺上任后,首先给这位村民吃下定心丸——每个月,先由他的公司垫付这份工资。
老宅基地翻新,也是困扰村民们的难题之一。过去,有村民借着翻新住宅的机会,向外扩展宅基,引发矛盾不少。因此,这些年前王约村的宅基翻新按下了暂停键。但人们对生活条件要求高了,老房子又不能满足生活需求。为此,刘增旺上任后,按照上级政策,制定了老宅翻新的统一标准,和每一户都签下翻新承诺书,由村民们承诺不外占一分一毫,将积压多年的问题公平化解,维护了前王约村和谐稳定。
灌溉时节,前王约村9个扬水点的变压器却丢了。“浇不上水,天再旱下去,庄稼可怎么办?”地头上,农户们急得不行。“去我厂子支钱,赶紧去买变压器和抽水泵,别耽误了大伙儿浇地。”刘增旺赶到地头,当即拍板,买来灌溉水泵,解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
“要想让村子有长足发展,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哪够?得把想干事的人都调动起来,共建共享,村子才能持续向好。”向多地村党支部书记学习后,刘增旺的思路渐渐打开。他先是找来村中有威望的老干部组成调解委员会,让前王约村的大矛盾小问题,在调解室里化于无形。又探索施行预备党员“1+N”的党建新模式,由预备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抱团“成长”,成立志愿服务队,在村中巡逻、服务,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这样一来,大大促进了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现在大家都争着抢着为村庄发展贡献力量。
在前王约村,刘增旺就像是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地为村里输入嬗变的动力。
最近,他的办公桌上又多了份规划图,这是他特意找设计院规划的村庄建设图。
“经过多半年努力,俺村和谐、稳定了,村‘两委’干事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接下来,我们还要让村容村貌大变样,硬化主路、绿化街道、修建花园、改造坑塘,哪一项都少不了。今年的目标,是让俺村重新获得五星红旗村。”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刘增旺与前王约村的故事,还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