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
第05版:05

崔平荣 百岁老兵家国情

本报记者 杨静然 本报通讯员 李 莹

西出阳关,直到哈密、阿克苏、喀什……70多年前,一位壮志青年扛着枪踏上西征之路。大漠茫茫,风沙苍劲。他们埋伏在戈壁,眼看敌人近了,更近了,他和战友瞄准,射击……匪徒仓惶逃跑。

这个青年叫崔平荣,岁月浮沉,如今,他已102岁。

近日,我们来到了东光县秦村镇崔站村崔平荣的家。和他攀谈时,老人心心念念的,还是当年的战争往事。

戎装唤醒红色记忆

崔平荣1919年出生,今年102岁,是屈指可数的百岁老兵。虽然身体不适,时常昏睡,但清醒时总和子女们说自己喜欢穿军装。得知这一情况,东光县政协文史委的工作人员,特意为老人家购买了一套崭新的“六五式”军装。

采访伊始,老人刚刚睡醒,但一看到准备的军装,立刻眼前一亮,缓缓坐起身来,戴上军帽,穿上军装。

一张泛黄的转业军人登记表,记录着崔平荣光荣的一生——1951年至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16师47团、48团,跟随王震将军进军新疆,参与新疆平叛作战、“剿匪”和恢复建设等工作;随后,参加抗美援朝。

“我1949年当兵,当兵半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套新军服,让昏睡中的百岁老人焕发了神采,记忆又回到了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但当地匪徒仍在南北疆策动暴乱,无恶不作。此时,崔平荣所在部队接到命令——进军新疆,平定叛乱。

“王震将军带领我们进的新疆。”老人说。

崔平荣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前身是1947年10月组建的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这支队伍是有红军基础的老部队,作风勇猛顽强,执行命令坚决,战斗力超强。

而47团的前身是红28军,战斗作风英勇顽强,执行命令坚决,是主力团队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下,崔平荣练就了一身本领。

英雄连队屯垦戍边

“16师近万人采用步行、骑马等方式浩浩荡荡地抵达哈密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帮助人民尽快恢复生产,是新疆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面临的首要任务。”崔平荣说。

老人回忆,初到新疆,条件极为艰苦。满眼是戈壁荒漠,难觅人踪。而储存的粮食有限。要想长期扎根,只能自力更生。

“没房子住,战士们砍下柳树桩搭个架子,割下草往架子上一铺就成了草棚子。粮食供应困难,断粮时有发生,蔬菜更是很难吃到。冬天发一身棉衣,到了春天,战士们把棉花掏掉,变成了单衣。夏天干活,大家都光着膀子。没有牛马,就把绳子往肩上一套,人拉犁,肩膀磨出的血把绳子都染红了。战士们每天天一亮就下地,一直干到晚上,从不休星期天。”崔平荣说。

那些艰苦的日子,令他终身难忘。1951年,因表现突出,崔平荣荣立三等功一次。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为此,志愿军先后组建了13个汽车团。1953年2月,西北军区被抽调3个汽车连,组建成志愿军汽车暂编15团,崔平荣所在的连队被选中,入朝担负运输保障。

一列列火车载着白面、大米、炮弹、胶鞋等物资,从中国运到朝鲜。他的任务就是把火车拉来的物资,卸装到汽车、卡车上,送到前线。入朝的第二天晚上,崔平荣就开始了运输任务,趁着夜色向南开进。为了防备美军空袭,汽车的大灯都拆了,摸黑向前行进。

隔一段时间,志愿军运输线就会遭到破坏。

“日夜有飞机巡逻轰炸,白天投炸弹,晚上飞来飞去找目标。前方战士跟敌人直接枪对枪、炮对炮,我们后方就是天天跟飞机打交道。”他说。

严寒的天气和紧张的物资储备工作,让崔平荣患上了关节炎。现在每逢阴天下雨,膝盖还会疼痛。

转业后,崔平荣服从组织分配,一直在秦村镇文教室工作,直到退休。

交谈中,崔平荣老人不时整理一下新换的军装,正正军帽,在我们向他告别时,老人不自觉地行了一个军礼。

军旅岁月,是百岁老兵崔平荣永不磨灭的记忆,戎装情结,是他对党挚爱一生的真情表达。这,是一个军人的本色,也是老兵的一颗赤子之心。

2021-11-12 本报记者 杨静然 本报通讯员 李 莹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0690.html 1 崔平荣 百岁老兵家国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