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倩 本报通讯员 朱桂兴
“把‘书记项目’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牛鼻子,充分发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作用,推动党建工作整体提升,是实施‘书记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日前,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冯艳玲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党委重点实施“党建+项目”“强化党建业务融合,推进国企行动支部建设”两个“书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书记项目”统领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将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结构、融入生产经营、融入改革发展,构建“大党建”格局,取得了较好成效。
抓好组织谋划,层层落实责任。党委书记作为“书记项目”第一责任人,对进展情况、实施成效,多次过问、反复研究、频繁调度,制定了因企制宜、分类实施、动静结合、全面推进的总体方针,力促业务与党建融合,将“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同时,将“书记项目”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考核评议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各企业推进“书记项目”进行巡回指导,推动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