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报道,依然感到意犹未尽。
如果不是这次采访,我不会看到凌晨沧州的模样;不会知道,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环卫工人们早已在寒风中,用劳动迎接黎明;更不会知道,还有那么一群人,为了让环卫工人吃上热乎乎的早饭,顶着星辰出发,在奉献中迎接黎明。
不仅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其实每个志愿者身上,都有故事。看似简单平凡的行为,坚持下来并不容易。他们年龄不同,职业各异,居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每天凌晨,他们都怀着一颗爱心,为爱早起,为爱出发,齐聚在运河两岸的两个服务站,只为烹制爱的餐饭。
餐饭很简单,馒头、热粥、酱豆腐、煮熟切碎的小咸菜,偶尔有热心人士提供的豆腐和鸡蛋。环卫工们很知足。进门前,他们会掸掉尘土,洗净双手,取餐盘、拿筷子,按序排队,接过志愿者递上来的馒头、咸菜和粥。因为这些小细节,他们的早餐多了几分仪式感。
两个多月的相处,他们已熟悉这里的一切。这里看起来更像一个家庭的大餐厅。他们用过的桌子没有一点污渍,餐盘也洗得干干净净。顶着寒风而来,带着暖意离开,在城市的每条街道,他们继续散播文明的力量。
餐饭简单,志愿服务却不简单。志愿者们各司其职,又不仅仅局限在固有岗位上,一旦空闲,就去别的岗位帮忙。在这里从来都是人找活儿,没有活儿找人。冯金梅每天一篇日记,同事志广经常到这里跟踪采访。大家的故事和照片,每天都能及时发到志愿者微信群中,爱的奉献也在转发、点赞中不断升华,感染着更多的人。一位志愿者说,每次志愿服务,总是能体会到不寻常的温暖味道。清晨的服务站,就像大磁场,吸引着我们,指引着我们,让我们找到心之所向。
志愿者王连宗是一位诗人。他说,志愿者们的付出与奉献,何尝不是一种诗意。他写了一首诗《一场暴雪的立冬》,致敬环卫工人,也致敬志愿者们:“一场暴雪赶来,为立冬鼓掌应景。掩盖了多少晦暗,抖落洁白与晶莹。行路难,行路难,挡不住志愿者的热心和行程。蒸出馒头的爱意,熬出米粥的热情。这个清晨,有多少人在平仄中为这座城市烹制爱的餐饭……”杨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