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
第05版:05

谷物小镇讲岳飞故事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王昱鑫 王 萍 摄影 陈 雷

一个灰头土脸的农业村,靠什么打造乡村旅游?建岳飞纪念馆,讲岳飞故事,弘扬爱国精神;利用谷物种植的传统优势,打造谷物文化馆,让游客“忆苦思甜”;军事教育馆、村史馆、民宿、采摘大棚……随着景点不断增加,吴桥曹洼乡岳庄村摇身变成了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岳飞故事为村子提神儿

头戴战盔,身着铠甲,左手扶剑,双眼凝视前方,英姿勃发。一进吴桥曹洼乡岳庄村,一座雕塑跃入眼帘。下方,赫然刻着四个字——“精忠报国”。

“这村与民族英雄岳飞有关?”听到记者的疑问,村党支部书记梁学庆开门见山:“没错。俺村有600多年历史了。相传,岳飞被杀害后,其后人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到这儿,以姓氏将村子命名为‘岳庄’。村里至今还保留着当时打的一眼古井,它见证着村庄悠久的历史。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是为了讲好岳飞故事,弘扬爱国精神,为村子提神儿。”

梁学庆带领记者直奔岳飞纪念馆。馆内,几位游客正站在“郾城大捷”复原场景旁,专注地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公元1140年,金国撕毁与南宋的和约,金军10万大军分三路南下直取郾城,岳飞精确把握战局,率军以1.5万人对阵金军10万人,取得北伐首次大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赞誉从此流传开来……”听着,一位游客感慨道:“每一次士气低落时,岳飞都能鼓舞军心。他不仅是一位爱国英雄,更是伟大的军事家。”

“岳母刺字”展板旁,一个男孩听爸爸讲到岳飞的母亲为了鼓励儿子投军,用针在岳飞后背刺下“精忠报国”4个字时,伤心地流着泪说:“用针在背上一下下地刺,多疼!”男孩爸爸回答:“岳飞的母亲也曾问过他怕不怕,但岳飞坚定地回答:‘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男孩听了坚定地说:“我长大后也要像岳飞一样当个英雄,为国家作贡献。”

梁学庆介绍,岳飞精神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六大要素”。“一个核心”,即用尽自己全部力量为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六大要素”,指忠、孝、仁、严、廉、强。现今,这些精神不但不过时,更值得人们学习,这是村里打造岳飞纪念馆的初衷。

谷物文化品农家味儿

“猜猜这是啥?”走进谷物文化馆,梁学庆指着一个带木把的石墩子问。“石碾子,推面用的。”听到记者的回答,他笑着说:“对,它就是料理机的‘雏形’,以前粮食研磨都靠这个。现在种地机械化省劲了,过去,粮食从种到收都靠人工,‘面朝黄土背朝天’这句话形容得太贴切了。我们之所以打造这个展馆,是让人们忆苦思甜,更加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

碌碡、木锨、靶、耦犁……走在展馆内,一件件老物件默默讲述着农耕生活的艰辛与劳碌。记者从展台上捧起一捧麦子,一粒粒浸满汗珠的麦粒瞬间变得沉甸甸。

这时,村民梁振海从外头走进来。干了30多年的谷物加工,这一件件熟悉的旧农具,勾起他满满的回忆:“以前,用石碾子推磨,一天也推不了几十斤。现在,石磨一通电,一个车间一天磨100吨轻而易举。逛完谷物文化馆,再去现代化车间看看,一对比就知道变化有多大了。”

以前,梁振海是谷物加工厂老板。村里发展乡村旅游,他有了新“头衔”——农家乐负责人。他将自家的旧仓库打造成民宿,吃上了“旅游饭”。“岳庄是个纯农业村,村里的特色是让游客体验地道的农家味儿。如今,俺把村里的1000多亩地流转过来种大棚搞采摘,游客来了吃农家饭,睡大通铺,逛乡间美景,多惬意。”梁振海滔滔不绝。

笑脸墙上“晒”幸福

冬日,树木褪去“华装”,更显干练。谷物博物馆旁的一片林子里,几位游客正在拍照。他们一会儿坐在树下,双手捧起地上的落叶让其在面前缓缓落下。一会儿靠在树旁,深情回望。暖暖的阳光洒在林中,好一幅唯美画卷!

梁学庆走到一位游客面前说:“您拍的照片可不可以传给俺几张,村里专门打造了一面笑脸墙,上面‘晒’了不少游客的笑脸。”游客听了点点头。

沿着林间木栈道走到岳飞纪念馆旁,便到了笑脸墙跟前。记者上前细瞧,下方,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组合成双手托起的形状。上方,则呈爱心形。梁学庆介绍,下面的是村民的笑脸,上方的是游客的。我们之所以打造这面笑脸墙,是为了表达村民喜迎八方游客的喜悦之情。

笑脸墙是乡村变化的生动体现,更是村民幸福生活的写照。梁学庆告诉记者,倒退回五六年前,整个村没条像样的道,柴火、垃圾随处堆,晚上村里漆黑,甭说外人了,连本村人都懒得在村里转悠。

2015年,岳庄被列入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之列。“岳庄该怎样打造?”“村里杂粮加工有年头了,咱就突出这特色。”村干部通过多次外出参观考察,决定打造谷物小镇发展乡村旅游。

改善村庄环境,免不了牵扯一部分户家的利益。“大叔,村里环境好了,咱住着多舒坦。”“大娘,您让出一小步,就能带来咱村发展一大步。”村干部入户做工作,不但没吃闭门羹,反而被大伙儿的热情感动了。

70多岁的刘志国,老房墙头已倒塌。怕影响村里整体风貌,他自掏腰包,翻建了新墙。

村里将北面的一片林子打造成“森林氧吧”,通往林子的路需要扩宽,村民张洪岭和梁福禄无偿拆掉了各自的一间房。

岳飞纪念馆、谷物文化馆、军事教育馆、村史馆……随着景点的不断打造,岳庄由灰头土脸的农业村摇身变成了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俺村景美人也美,欢迎大家来这儿感受新农村的新面貌。”梁学庆热情相邀。

2021-11-29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王昱鑫 王 萍 摄影 陈 雷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2223.html 1 谷物小镇讲岳飞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