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1日
第07版:07

读书 染香一家人的普通日子

齐斐斐

冬日的阳光,顺着窗户流泻下来,铺满了刘建华的办公桌。一家三口的合影静静地安置在显眼处。想着远在新疆支教的丈夫郝凤同和在北京读书的女儿郝之洁,在献县妇联工作的刘建华心里多了一份牵挂。

读书写文是这个家庭永恒的主题,52岁的刘建华说,只有读书才是对生命最大的丰盈。2018年,她的家庭被县妇联授予“最美书香家庭”称号;今年4月,分别被沧州市委宣传部和献县县委宣传部授予“书香家庭”称号;今年5月,又获得河北省妇联授予的“最美家庭”称号。

一份“征集”开启“童心”

周围的人都说刘建华有一支生花的妙笔、一颗不老的童心。也许你会问:一名妇联干部,怎么会与“生花妙笔、不老童心”联系在一起呢?故事从9年前讲起。

那是2012年的一天,献县文明办的赵主任拿着一份征集优秀童谣的通知来到县妇联,说:“中央文明办征集优秀童谣呢!县里也开始了,妇联是联合单位,你们想办法征集一些,最少推荐5首。”

“写童谣?那不是作家的事吗?普通人也能写出童谣来?”说实话,这是刘建华当时的第一反应。

刘建华在单位负责宣传,征集童谣这项工作当然由她具体负责,于是,便发动同事、朋友都来写。可大家都推拖说不会写,谁也不写。怎么办呢?这让刘建华犯了难。最后,她一咬牙:你们不写,我写!

于是,她在网上找来前两年的获奖童谣,又找到几篇关于童谣创作的理论文章,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学习。20多天以后,她硬是写出了5首,发到县文明办。虽然她的童谣最终没有获奖,但通过这次征集活动,她深深喜欢上了童谣。

通过学习,刘建华了解到,很多孩子热衷于传唱“灰色童谣”,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于是,她便坚定了为孩子们创作优秀童谣的信心。所以,童谣征集活动结束以后,她没有放下写童谣的笔,而是坚持了下来。这一写,就是9年。

9年书写1600余篇

儿童文学作品

9年间,刘建华不仅写童谣,还逐渐尝试书写童诗、童话、小相声、校园故事等各类儿童文学体裁。总之,孩子们需要什么,她就写什么。为此,她果断放弃了原来爱逛街、爱娱乐的生活方式,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写作,书店和图书馆也成了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每逢夏季,下午下班时天色尚早,刘建华常常不是骑车回家,而是直奔当地一家最大的书店。有时赶上双休日,她连午饭、晚饭都顾不上吃。有一次,她周日在家写稿子,从上午8点一直写到下午3点,连续坐在电脑前打字整整7个小时,当她想站起来的时候,腰已经疼得直不起来了。

9年间,她在《娃娃画报》等全国60多家少儿报刊发表各类儿童文学作品1600余篇(首),不少作品被收入《365夜儿歌精选》《儿歌300首》《小童谣·大梦想》《中外道德童话精品》《语文主题学习》《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等多种选本。先后出版了《金色童书坊·唱儿歌》《金色童书坊·猜谜语》《小葵花家庭安全故事绘本》《字词童话街》《儿歌里的汉字》等图书。除此之外,刘建华还曾40余次在“童声里的中国”“我的童年我的歌”等各类全国性童谣大赛中获奖。今年10月,她的一组童谣又荣获第二届谢璞儿童文学奖·提名奖。2015年,刘建华加入沧州市作家协会,2017年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2018年被机械工业出版社授予“金牌作家”称号。

就这样,刘建华在儿童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她的业余创作是从43岁那年开始的,如今她已经52岁了,但她依然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想为孩子们做更多的事情。为此,除了读书、写作以外,刘建华还积极尝试阅读推广。2019年,刘建华被献县图书馆聘为“乐享读书”系列讲座讲师,经常去图书馆义务为孩子们授课。2020年年底,在共青团献县县委等部门联合启动的2021年“圆梦小小心愿”爱心认领活动中,刘建华认领了3个渴望读书的农村贫困儿童,为每个孩子送去教人“向上向善”的经典图书。她不仅用这种方式满足贫困儿童的阅读心愿,更是教育他们从小“向上向善”,传播正能量。

一家三口的读书生活

受刘建华的影响,丈夫和女儿也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追求着。丈夫郝凤同是献县第二中学教师,1991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曾任高中化学、初中化学、初中生物等学科教师,在历年中高考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他爱好读书,阅读了大量的科学及文学类书籍,为日常教学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他爱好朗诵,是献县朗诵协会会员,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类比赛和公益活动。2019年,他响应号召,申请到新疆支教,目前在新疆轮台县第一中学担任政治教研组长、初中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

初到新疆时,他发现当地学生普通话水平太差,有的学生甚至还不会说普通话。于是,他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寻找办法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不到一年的时间,同学们就都能用普通话进行正常交流了。在教学中,他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暑假与寒假两次期末考试中,所教班级均取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除教学以外,他还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作为特聘教研组长,他把自己30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教师,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作为援疆人才,文化润疆也是他的工作使命。教学工作之余,他把自己在援疆工作中的所思所感用笔记录下来,写出了一篇篇小短文、一首首小诗,并把其中的一首小诗《河北援疆之歌》请音乐老师谱曲,制作成歌曲。这首《河北援疆之歌》一经完成,便受到了朋友们的喜爱。前不久,这首歌被自治区《工人时报》选中,并准备向全社会推送。

女儿郝之洁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私企工作,3年后,又凭着顽强的毅力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目前,刘建华一家虽然分居三地,但是他们经常在微信群交流读书、写作的心得体会,指出对方的不足,以督促对方更好地改进,一家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021-12-01 齐斐斐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2381.html 1 读书 染香一家人的普通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