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斐斐 林永香
书声琅琅伴成长,书香徐徐润心田。近年来,东光县第二实验小学秉承“和谐发展、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连续几年开展以“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形成了“人人爱读书,读书来育人”的校园读书氛围,为学生营造了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
每周一节阅读课
走进东光实验二小,仿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沐浴着文化的“阳光”。一块块黑板报、一个个“班级图书角”,透出浓浓的读书气氛。“和绘本一起,乐阅读之趣”绘本馆多彩醒目,绘本馆现有绘本读物5000多册,藏书以3至9岁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为学校的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彩色的书本世界。
每周,各班级拿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助力校园读书活动;教师和学生假期都要填写假期阅读记录卡;每个学生每学期都有一本“读书成长册”,从原有的好词积累丰富到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学期结束进行“优秀读书册”的评比展示,评出优秀的作品;每月利用一节阅读课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所读书的内容和心得体会。这些举措切实提高了师生的阅读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读书学习。
今年新学期以来,学校着力将“双减”下的“五项管理”落到实处,并以此为契机,让每一位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五年级(13)班语文老师张娟娟,按照学校新学期打造“周期性阅读”特色工作方案,将整个学期分为两个阅读周期,重点开展了以“中国民间故事”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利用第一节阅读课作为阅读指导课,给学生们讲述阅读方法,指出阅读过程中重点积累的知识点,后期主要开展阅读主题课,做到了“周周有主题”;并结合“好故事分享会”,较好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智慧拓展等能力。
特色纷呈的读书活动,助推着学生们成长的脚步。孔紫涵,性格内向,不善表达,通过参与读书活动,渐渐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发言也变得积极踊跃;李灏轩同学,性格开朗,善于表达,但语言组织条理性差,通过参与读书活动,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七届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全国总展演”中荣获小学B组凤凰之星金奖;马昌军,喜爱读书,多次参加《小学生必读》等期刊组织的“人生因阅读而精彩”“强我国防”等全国小学生征文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敲开一扇门 打开一扇窗
“书是一道厚重的门/垂青着每一位敲门者/书是一扇清新的窗/激励着每一个寻梦人/东光县第二实验小学/愿每个孩子能敲开每一道门/打开每一扇窗……”这是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何春香的课外阅读分享。
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学校规定低年级以绘本为主,高年级的学生填写读书分享表;讲一个有意义的小故事,其他学生负责点评并提炼故事中的主题,打造自己的班级读书文化;高年级的学生积极参加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每班推荐2幅作品参加学校展评;开展阅读小明星评比,评选书香班级,进行奖励,展示优秀事迹。
学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从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面设计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六年级(2)班语文老师毕晓琳是来自山东省德州市的一名特岗老师。今年暑假前的一个周末回到家里,偶尔读到了小侄女的一本课外读物——《写给孩子的史记》,便爱不释手。于是,结合本班暑期即将安排的读书活动,在家长微信群里作了简单介绍。令毕老师格外欣慰的是,片刻,便有几位家长把这套书(五本)的截图发到了群里,后得到了全体家长的一致响应。一周的时间,每个家长都为学生在网上购买了这套书。
周末家校携手共读时光
周六的早晨,每当人们路过县城北外环东段康健园公园西侧的小广场时,远远地就听见远处凉亭下传来一阵阵诵读声。原来是一群小学生在读《千字文》。这些学生就是东光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公园一起参加每周六组织的校外诵读活动。
这个活动是在今年暑假开始的,是一项孩子们自愿参与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集体诵读时间为每周六上午8时至10时。每逢周六,家长和同学们一大早就来到小亭子下,学习古文片段以及正确的吟诵方法。同学们齐声朗诵,声情并茂,热情高涨。
“每次晨读结束后,大家在凉亭内或相互交流近期的读书心得体会,或聊一聊生活乐事,或做个小游戏,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二年级(8)班的语文老师杨贵智深有感触地说。
学校围绕“以校为本,师生共读,亲子同阅”的思路,号召全校师生和家长全员参与读书活动,学校分年级向家长推荐亲子共读书目,设计了亲子共读记录本,家长每天和孩子一同读书,互相交流阅读体会,一同填写亲子共读记录本,起到了身教胜于言教的效果。从而让孩子的小手牵着家长的大手营造“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三位一体的读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