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 梦 摄 影 魏志广
拓扑设计 小电机有“大力气”
日前,在运河工业园区的泰格运控(沧州)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一台台小巧的电机正快速地走下生产线。望着这些可爱的精灵,公司副总经理陆健满脸笑意。
这些是公司研发推出的高功率密度伺服电机,目前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别看这些小家伙身材玲珑,但力气很大。泰格运控通过创新设计,让小巧的电机能拥有巨大功率,以代替传统的笨重大型电机,也打破国外厂商对这一产品的垄断。
“企业能够成功推出高功率密度伺服电机,是我们从思想上打破了传统的认知界限,让大家的研发思维能够更发散拓展,产生对产品设计的全新认知。”陆健表示,创新不是破外在事物的边界,而是破内在认知的边界,所以创新的根本方法是认知升级。
传统电机的身材和功率往往成正比,受限于对传统电机结构的认识,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突破大功率电机的小型化难题。但面对越来越强烈的市场需求,泰格运控决定攻关,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大量的试验后,泰格运控采用拓扑设计,成功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泰格运控也成为国内主要高功率密度伺服电机生产商。
高功率密度伺服电机具有占地小、功率和扭矩大、无需更换电机安装插座就可大幅提升伺服驱动系统的性能。
其中,泰格运控70%的产品用于国内机械手领域,同时带动多家企业进入相关产业,实现国内高功率密度伺服电机的组团发展。
突破管理瓶颈先“换脑”
同泰格运控一样,乐寿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同样因为打破认知边界,实现了企业经营的升级。
“公司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集团内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运营管理,同时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处理,生成经营分析大盘模块,为每月初的集团经营会议提供数据支持,让企业轻装前进。”乐寿集团董事长郜希君介绍。
近年来,随着公司产品全产业链的不断深化建设,以及运营集团化、多元化的进一步推进,原有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因此乐寿集团开始推动自身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搭建,实现集团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
郜希君表示,推进管理数字化的初期,一些管理人员不理解,以至于效果并不理想。“为进一步突破管理瓶颈,我们采用‘换脑’的方式,打破人员建设计划,将合适的人快速提拔到相关岗位上。”
集团饲料事业部有3家饲料分公司,涉及3个不同方向的饲料研发、生产,以至于生产管理都比较复杂。之前企业更为注重结果管理,所以最终产品质量虽好,但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深度应用,实现过程、结果管理并重,通过对生产中每个工序、每个岗位的数据分析,实现精细化生产管理,原来目标是将每吨成本降低10%,没成想降了将近15%。”郜希君表示。
目前,乐寿正将数字化运营应用于生产、销售、财务等多个领域,下一步将按照企业需求,向其他业务板块推广。
每年为用户节约10亿元
打破认知边界,才有可能进入一个全新的认识世界。
在企业的创新模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叫作颠覆式创新,事实上,破界创新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颠覆式创新。
所谓的破界,不是破外在现实的边界,而是破内在认知的边界。一般而言,大多数创新行为都是在外部事物上的创新,比如组合创新、单点破局等,都是通过外部的创新引导整个内部的变化。破界创新则是通过打破内在认知边界引起外在现实变化,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创新方式。
近年来,河北瑞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破届创新,不断打破我国工业用催化剂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前不久,公司推出甲醇催化剂,使国内产品价格由国外垄断时期的每吨20万元左右,降到了每吨10万元以下,每年为国内企业用户节约资金10亿元以上。
瑞克公司在2015年成功推出丁炔二醇催化剂前,走了一段弯路。“由于国内相关产业起步较晚,业内很多技术专利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要不被‘卡脖子’,就要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工程师张战波说:“在研发丁炔二醇催化剂时,大家最初沿袭国外同行的思路,始终无法搭建起新产品的架构模型。后来我们摒弃成熟的研发路径,从零开始研发,很快推出了全新的丁炔二醇催化剂。”此举打破了我国丁二醇生产工艺采用的催化剂完全依赖进口技术的壁垒。
目前,瑞克的丁炔二醇催化剂在国内一四丁二醇合成催化剂市场中已替代了65%进口催化剂,大大推进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