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9日
第06版:06

学打太极拳的第二年,吉姆和同学们到体育馆观看了一场武术比赛。他看得起劲,信心满满地给场边的比赛选手露了一手,这就是武术的魅力。

老外爱上太极拳

陈彦之(前)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本报通讯员 尹 微 刘 冲 摄影报道

场子打开,音乐响起,陈彦之和同学们的“太极时间”到了。

这是一支由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交流部的留学生组成的太极拳兴趣小组。

当初,他们怀着相同的愿望,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求学;如今,在武术之乡沧州,他们又找到了相同的爱好。

“我叫陈彦之”

25岁的陈彦之来自坦桑尼亚。两年前,他来到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学校国际教育交流部国际贸易专业的一名留学生。

“陈彦之”这个名字,是一位中国老师根据他英文名字的发音起的。陈彦之喜欢这个名字。平日里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他都要说:“我叫陈彦之。”

在来中国前,陈彦之练过两年空手道。和太极拳的舒缓、放松不同,空手道讲究一击必杀,两者风格可谓天差地别。可当老师在陈彦之面前打了一套太极拳后,他瞬间就被打动了。

从此,穿着纯白色武术服的陈彦之,就成了职院操场上的一道亮眼风景。

武林高手和“舞林”高手

22岁的卢旺达人杰克琳和28岁的孟加拉人丽萨,是陈彦之的同班同学,学打太极拳一年多了。

很小的时候,杰克琳就知道太极拳。那是在成龙的电影里,那时,在她和家人的认知里,会太极拳的人都是武林高手。

也正因如此,杰克琳第一次练太极拳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以后也能像武侠电影里的大侠一样飞檐走壁。

和杰克琳的武侠梦不同,丽萨第一次见到太极拳时,听着柔和的音乐,看着舒展的动作,她竟以为对方是在跳舞。

当得知这是中国功夫时,丽萨更是大吃一惊:“这么舒缓放松的动作,居然也是中国功夫?”

尽管觉得不可思议,但丽萨还是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舞林”高手。

爱武术更爱火锅鸡

在这支太极兴趣小组里,练习最刻苦的当属来自孟加拉国的24岁小伙儿吉姆。每个星期,吉姆都至少要练4次太极拳,每一次练习过后,他都觉得自己比之前更强壮了。

吉姆从小就痴迷武术。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两年前,吉姆决定来中国留学,在众多可选择的学校中,在他心里排第一位的就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不过那时,吉姆对沧州还不了解。

他在网上搜索“沧州”,看到的第一条消息就是介绍沧州武术的。吉姆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将要去的城市,就是武术之乡。

他兴奋极了。一想到这次留学既能学知识又能学功夫,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发。

一转眼,吉姆来沧州已经两年了。如今,他不仅实现了当初的愿望,更有了新发现:“沧州火锅鸡实在太好吃了,隔几天不吃就馋得受不了。”

货真价实的武术之乡

去年,在一堂中华文化体验课上,吉姆和这几位留学生同学到体育馆观看一场武术比赛。

赛场上,小到3岁儿童,大到古稀老人,人人都会武术。“每个参赛选手都像是武林高手。”眼前这一幕,让丽莎对沧州有了更深刻的印象,“真是货真价实的武术之乡。”

看着选手们在台上比武切磋,生性活泼的吉姆也坐不住了。他跑到场边,说什么也要给选手们露一手。

台上选手比赛正酣,台下的留学生们也摆开了架势,要为周围人展示一番。尽管大家交流起来不太顺畅,肤色也大相径庭,但在那一刻,武术成为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彼此连在了一起。

从陌生到熟悉,从初次接触到为之痴迷,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太极拳如同一把帮助他们了解沧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学业结束后,我想回国开一家拳馆,让家乡的更多孩子有机会学到中国功夫,了解中国文化。”来自多哥的留学生阿克提说。

2021-12-09 学打太极拳的第二年,吉姆和同学们到体育馆观看了一场武术比赛。他看得起劲,信心满满地给场边的比赛选手露了一手,这就是武术的魅力。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3161.html 1 老外爱上太极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