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
第05版:05

石家庄市民热心相助

肃宁烈士孙喜山找到家

本报记者 杨静然 本报通讯员 杨进涛

孙喜山烈士的儿子孙援朝

70多年前,孙援朝还未出生,父亲就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从此一别便是永远。收到父亲牺牲的消息后,一家人三缄其口,再也没提过这段往事。而逐渐长大的孙援朝,对于父亲的思念却越来越强烈,他从东北多次回到老家——肃宁县河北留善寺镇韩一分村,探寻父亲的足迹,查找父亲的档案,但始终没有消息。

父亲牺牲在哪里?生前是个怎样的人?多年来,孙援朝一直渴望能找到答案,并将父亲的遗骸带回老家。

直到最近,一张《革命军人牺牲登记表》的出现,让孙援朝终于找到了父亲的档案。帮助他圆梦的,是石家庄的热心市民崔会影。

外地市民 为沧州烈士寻亲

今年10月中旬,肃宁县河北留善寺镇政府和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继接到一位石家庄市民的电话,打电话的人叫崔会影。他在整理姥爷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一张《革命军人牺牲登记表》。虽然纸张泛黄,但字迹清晰可见,上面写着:姓名 孙喜山,性别 男,出身贫农。系66军196师587团八连副排长,籍贯为河北省肃宁县韩村;1947年4月入党,1948年7月入伍,1951年2月在第四次战役中牺牲,掩埋地为江原道横城郡店村。在功绩一栏里写着:太原立功一次,追赠功一次。牺牲时年仅33岁。

崔会影说,他的姥爷早年参加革命,在抗美援朝中任某连队班长,参加过8次大规模的战斗,经常跟晚辈们讲述入朝作战的情景。

“他的部队隶属于66军196师某团,是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他曾亲眼看见,一颗炮弹落在阵地上,一个班的战士全牺牲了。这张牺牲登记表,很有可能就是姥爷曾经的战友。”

崔会影也曾是一名军人,深知这份表格的重要性。他去“中华英烈网”细心地查找,没有查到“孙喜山”的信息,又尝试着寻找孙喜山烈士的亲属。

工作之余,崔会影查询地图、翻阅史料、拨打咨询电话,可由于年代久远,行政区域变更,几番查找后,仍毫无头绪。终于,在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获得线索——表中提及的韩村烈士孙喜山,疑似肃宁县河北留善寺镇韩一分村孙氏家族的成员。

多方查找 最终确定信息

信息得不到确定,崔会影和工作人员的脚步就不停歇。河北留善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孙亮收到信息后,挨个给村干部打电话,询问岁数大的老人。

或许是巧合,正当孙亮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一边跟村干部联系时,病床上的父亲听到孙喜山的名字,一下子激动起来。孙亮凑到老人身边,把照片信息放大。看到熟悉的名字,老人眼圈红了,颤抖地指着名字,说:“对,对……”原来,孙喜山就是孙亮父亲的大伯。

消息在家族群里一发,大家欣喜落泪,纷纷感慨,多年寻找的亲人,终于有消息了。

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对表格进行了仔细勘验,又先后到河北留善寺镇、县档案馆查找史料,终于从尘封的档案里查到了孙喜山的相关资料——烈士牺牲证明书、证书存根、烈士家族通知书的存根,与牺牲登记表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孙喜山、孙喜三、孙福堂为同一人,就是孙援朝家寻找多年的亲人。

岁月流逝 难掩英烈功绩

孙喜山烈士信息确认,一段英雄往事也随之浮出水面。

新中国成立前,留善寺镇的韩村是一个大村,后来被分成了5个村。孙喜山家务农为生,1918年,家中诞下一子,起名为喜山,号福堂。

孙喜山从小乖巧懂事,上了几年学,就跟着家人务农。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日寇的铁蹄踏入中原腹地,炮楼就修在了韩村旁边。眼看着无辜百姓被日寇欺凌,孙喜山秘密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趁着夜色贴标语、传递情报、破坏公路。

1944年9月底,肃宁县全境解放,孙喜山的秘密身份也被家人知晓。不久,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他与邻村一位姑娘结婚。

1948年7月,孙喜山说服了家人,加入了晋察冀军区第一纵队,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投身解放全国的洪流中。他作战勇敢,表现突出,1949年4月,在攻打太原的战役中,被记功一次,并被提拔为副排长。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孙喜山所在的66军与38军、39军等部队成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11月,他的妻子生下一子,为纪念孙喜山入朝作战,家人为孩子取名孙援朝。

1951年2月,孙喜山所在的196师587团奉命进至朝鲜鸭谷里地区阻击敌军北犯。

鸭谷里位于横城西北,地势险要,是587团防御阵地的主要支撑点。2月24日,孙喜山所在的阵地遭到敌军猛烈进攻,已经多处负伤的他,依然坚守在阵地指挥作战。一发榴弹袭来,击中了孙喜山的胸部,他一下子倒在了阵地上,壮烈牺牲,年仅33岁。

1951年夏天,孙家人接到了孙喜山在朝鲜牺牲的通知,但名字写的是孙喜三,家人只顾着难受,并没太在意。

听到消息后,孙喜山的妻子没几年就病逝了。后来,孙援朝就来到了东北四叔家生活。

孙援朝说:“叔叔对我百般呵护,视如己出,家里人也从未提起过我的父亲。只说我有个‘大爹’牺牲在了朝鲜。”

多年来,孙家人始终想找到孙喜山的遗骸。长大后的孙援朝这才知道,“大爹”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孙喜山。每次回老家探亲,他都要打听父亲的消息。他也经常到沈阳烈士陵园,寻找孙喜山的名字。

崔会影发现这张《革命军人牺牲登记表》,让孙喜山烈士的信息得以确认。如今,孙援朝最大的心愿就是迁回父亲的遗骸,让父亲早日魂归故里。

2021-12-10 本报记者 杨静然 本报通讯员 杨进涛 石家庄市民热心相助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3287.html 1 肃宁烈士孙喜山找到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