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专柜预售3000多元,今天只要599(元)。3秒钟后关闭链接、2秒中后关闭链接、1秒钟后关闭链接。”“没抢到的姐妹们在公屏上扣‘888’……这么多姐妹没抢到,那我们再加50单。”
这气氛一烘托,隔着屏幕,网友小爱都感觉到了紧张。突如其来的直播推送,她忍住了第一波没下手,却也最终没逃过第二波的加单,用最快速度下单付款,这才松了一口气。
本以为能够安静逃离,再一刷新,新的直播又精准推送了过来——“原价500多元的产品,今天我们不要199(元)、不要99(元),我们9.9元秒杀,只限100单!”
尽管每天嘱咐父母不要冲动消费,很多消费有诱导,但在这一刻,小爱也难以保持理智。“好家伙,这么大的便宜不捡那不是亏了?”她屏住呼吸,在直播间里的半个小时聚精会神抢了近10款产品,感觉自己“赚到了全世界”。
直播的“上头”,可不仅仅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刻,而是在用户关注直播的每时每刻。
大数据的精准筛选推送、训练有素的主播和团队巧妙配合,让直播间的顾客很少能够始终保持理智,“上头”成了常态。
不可否认,直播间里有些东西的确是赔本赚吆喝的良心商品,但其中也不乏滥竽充数者。
小爱就遇上了这样的“滥竽充数”:本以为是捡到宝贝的手霜,擦到手上就像是“固态的液体”,滋润度不够不说,没一会儿手却更干了;秒杀的鞋子穿着体验较差,没几天就开了胶;几块钱一只的口红涂在嘴上没一会儿就拔干了……
可是能怪谁呢?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这不是自己早就懂的吗?退货吧,感觉几块钱的东西不值得;不退货,又觉得自己着实有些憋闷,这像极了早年间商户门口大喇叭的“清仓处理”,寒来暑往,每天路过听到的都是“最后3天,赔本甩卖”,而今到了互联网上,头一天秒杀到手的产品,第二天再看直播,同样的产品、价格、销售人员、销售套路……循环往复。
直播电商站上了新风口,相较于传统的搜索电商,直播电商更容易成交。
但若因此就把这条赛道当成了劣质商品的甩卖场,那着实就“跑偏了”。
让消费者“上头”的同时,更应该对消费者“上心”。
别忘了,无论身处任何时代、无论是何种销售形式,质量和服务都是企业服务消费者的根。不需要巧立名目、虚假繁荣,回归价值本源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