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静然 康学翠)12月24日,在2021年度河北省田野考古汇报会上,备受关注的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正式揭晓,我市7项考古发现入选。分别是:任丘哑叭庄遗址、肃宁后白寺遗址、黄骅郛堤城瓮棺墓群、献县汉墓群、黄骅大左庄盐业遗址、沧州旧城遗址、黄骅海丰镇遗址。
这百项考古发现,时空框架广阔,涵盖了自旧石器以来直至民国时期整个燕赵大地上的重要考古发现。其中,旧石器时代6项、新石器时代21项、夏商时期19项、两周时期18项、秦汉时期8项、魏晋北朝隋唐时期13项、宋辽金元明清民国时期15项。
而我市入选的7项考古发现,任丘哑叭庄遗址代表新石器时代;肃宁后白寺遗址代表夏商时期;黄骅郛堤城瓮棺墓群以及献县汉墓群代表秦汉时期;黄骅大左庄盐业遗址代表魏晋北朝隋唐时期;沧州旧城遗址、黄骅海丰镇遗址代表宋辽金元明清民国时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河北燕赵文化,深入回顾河北考古百年历程和成就,积极弘扬、宣传河北考古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河北省文物局的相关部署,在河北省文物局的指导下,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组织开展了此次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
评选活动面向河北有关古代人类、古代社会和古代文化的实物资料的重要考古发现,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的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方面的发现。
活动开展数月来,社会反响强烈,总共推选了150项入围项目。最终,经过权威专家遴选论证,严格按照地域特色、重大科学价值、重大社会影响以及在河北考古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等标准,评选出百项重要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