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鲁萍)对于电力工人来说,高空作业是家常便饭,更是必不可少的作业内容。可最近在海兴开展的一次电网放线作业中,这些“高空超人”却“失业”了。日前,海兴西110千伏新建线路工程施工现场组织开展“无高空作业放线技术”试点应用,操作人员利用无人机,通过可视屏幕远距离完成精细活,成功实现了电网工程放线作业环节的无人高空作业。
“无高空作业放线技术”,依靠新型放线滑车和多旋翼无人机,将导引绳直接穿入放线滑车,进入滑车轮槽中,使高空作业人员不再需要登塔进行穿绳、分绳操作。研发团队从钥匙扣结构中得到启发,将传统滑车单侧承重梁升级为弹簧开口式结构,同时加入了导引臂、开口固定器、对中活门等专用部件,创新研发出了可进行导引绳自主展放的新型放线滑车。新型放线滑车上装了可视化摄像头,作业人员可通过视频监控准确判断导引绳入槽效果,提高入槽准确性,实现“可视化放线”。技术应用后,导引绳展放作业时间可降低60%,作业效率可提高150%。同时大幅度减少作业人员高空作业次数,降低了高空作业成本,预计每年可降低成本1600万元。
新型放线滑车包含单轮、三轮、五轮三种类型,可适用于50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放线作业。未来改进升级后,将满足全电压等级电网工程作业需求。新型放线滑车可在传统放线滑车结构基础上改造获得,改造成本约为直接生产成本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