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寒,周天寒彻。这几天,全城在纪念一个人,她叫谢清洁。
在旧岁的最后一天,她安详离世。一个一辈子用尽自己的力气、苛待自己焐热别人的人,像一束光,散去了,却把暖留在人间。
你能够相信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停歇地做好事吗?你能想象一个工薪阶层的老人一生捐出了百万元之巨的款项吗?你能够理解一个人摒弃了“私”字,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社会是如何做到的吗?当初采访她的时候,我们是带着许多疑问甚至质疑去的,如今,老人用82岁的生命历程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答案。
她用一生告诉我们,人的境界真的不一样。
所以才会有满城相送,才会有德馨长存。
1月3日下午,与狮城百姓健康医院一行一起去看望谢老的家人。那么朴素整洁的小屋,仿佛还存留着老人的气息。就在半年前,报社和医院组织的百年党龄夫妻颁奖典礼上,老人还坐着轮椅出席,如今,那些她帮助过、温暖过的人,那些爱她的家人和朋友,再也看不到她那暖暖的笑容。
斯人已去,可是她的精神仍在,会芬芳在许多人的心间,会在狮城的每一个角落开出花来。
如果说“谢奶奶”是这一年年终沧州的悲伤,那么另一位如光温暖的“方爷爷”,则是沧州人2021年起始的怀念。
忘不了老人咧着没牙的嘴开心大笑的样子。他的许多照片,都是这样的笑脸。许多写他的文章里,称之为纯净的笑。一位百岁老人,有着孩子一样纯净的笑。仿佛,他就是一个从来没有苦恼的人。
就是这位老人,用毕生的积蓄,攒了93张存单,资助了50多名贫困学生。而他自己,住进最简陋的养老院,穿院里去世老人留下的衣服,清苦一生,身后把骨灰撒进运河里。
人生满百,掬水留香;孑然一身,“儿女”成群;无疾而终,有德长存。他静静地来,静静地去,不带走一根草,却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还有我们的老乡白方礼,那位感动了全中国的老人,从74岁时捐出5000元积蓄助学,而后骑着三轮,栉风沐雨、拉客挣钱,20年,他骑了相当于绕地球18圈的路,直到再也蹬不动了。他用3元、5元攒的35万元,圆了300多个贫困学子梦想。他撩着衣襟擦汗的那张照片,每看一回,都会让人热泪盈眶,让我们感动长存,生出由衷敬意。
白方礼老人走了16年了。可是他依然活在我们中间,以另一种方式,真真实实地活着。
我们的城市,因为他们,而暖意丛生。
这样的生命散发的光芒,让许多迷茫、晦暗、自私的心灵,洞见生命在另一层面、另一境界的光亮,从而豁然开朗,遇见明亮人生。他们给予我们的感动,其实就是让我们有一个片刻,直视自己的内心,心灵得到净化。或许,我们做不到他们那样,所以我们才会泪流满面。
卑微的灵魂各有各的不堪,高贵的灵魂却是如此相似。他们善良、谦和,他们身上,映射着中国精神、沧州气质。他们的心里蕴蓄着世间仁爱。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引领。如果说袁隆平用一颗种子改变了世界,那么白方礼、方桂馥、谢清洁们则是用一颗仁心影响了人心。
带着爱来,带着爱去。过滤了一切杂质,才有了那清澈的目光、纯净的笑容。笑脸永远纯粹,星辰永远闪耀。无论穿过多少岁月,他们,从未走远。
如果你走在沧州的大街小巷,走进沧州古道热肠、侠肝义胆的文化根脉,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沧州会出现这么多生而平凡又熠熠闪光的人物。我们欣慰地看到,在沧州,这座好人之城、志愿之城,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志愿者,正在擎起这些先辈举过的火把,这样的传承与奔赴,带着足以消融寒冬的温度,带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让我们的城市和生活充满光与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