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2年01月10日
第08版:08

向海图强扬远帆

(上接第一版)深化与天津港、上海港等港口战略合作,开通了上海港集装箱航线。目前,沧州黄骅港综合港区拥有外贸内支线和内贸航线24条,沿朔黄、太中银、邯黄三大铁路干线,建成和启动山西、石家庄、邢台等7个内陆港,腹地涵盖冀中南和鲁豫晋陕蒙等广大地区。黄骅港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出渤海湾,走向更远的深蓝。

深耕优势产业,临港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行走在渤海之滨,一个个高耸的塔吊、一处处拔地而起的厂房,与港口的巨轮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一股强劲的发展脉动。

港口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产业则是港口和城市发展的支撑。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初步构建起以绿色石化及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高端装备、通用航空、物流贸易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临港产业体系。

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建设环渤海港口群”“建设沿海经济崛起带”成为“两翼、两区、三群、六带”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为沧州沿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围绕构建“4+3+3”临港产业体系,聚焦延链补链建链强链,按照市委、市政府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资见效“三大攻坚行动”部署,渤海新区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强力推进中海油中捷石化新材料改造升级、杭州聚合顺己内酰胺切片、全拓大数据产业园等大项目好项目。2021年前11月,全区新签约、开工和竣工亿元以上项目354个、178个和76个。首架国产鲨鱼飞机正式下线,实现了捷克飞机沧州造;12家企业荣登2021河北民企、制造业民企和服务业民企100强榜单……沧州沿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愈发坚实。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引入。渤海新区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常态化招商机制,制定了统一的招商政策,成立规模2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组织开展面向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系列招商活动,引进了以北京麦朗芬杰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为沿海发展注入新的“推进剂”。同时充分运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始终坚持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持续拓展协同发展深度广度。目前,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签约项目160个、总投资487亿元,在建和竣工项目达到74个。

新项目如雨后春笋,新旧动能转换也不断提速。围绕国家级中试基地建设,渤海新区与京津冀30多个实力院校所实现产学研用合作,打造了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沧州创新研究院、北交大交通轨道实验基地、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清华高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全力打造京津研发、新区中试、全域产业化的协同创新体系。截至目前,全区省市级研发平台达到81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14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32家,纳入省重点技改计划项目76个,居全市首位。研发投入达到43亿元,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具有滨海特色的沿海新城

崛起的港口,也带动了滨海新城的发展。沿着黄骅新城中心线一路向东,明珠大桥、博海公园、企业总部大厦、住宅小区、高等学府、世博欢乐园、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曾经的盐碱荒地早已不见踪影,目之所及都是绿色、时尚、繁华的现代化城市。

为科学规划城市空间,渤海新区认真编制《渤海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聘请天大城规院、北京中外建等知名设计单位,开展城市风貌设计,高标准制定完善覆盖全域的国土空间规划,上报省政府待批。按照“先东西、后南北、大聚和”发展路径,统筹实施总投资153.9亿元的20个城市基础配套项目,着力抓好总投资19.68亿元的32个重点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加快黄骅、中捷相向发展,稳步推进与沧州中心城区对接融合。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渤海新区集中开展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活动,强力推进治脏、治违、治乱等20项重点攻坚行动,实施了20个重点环境提升项目;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5.62%,PM_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41%,优良天数243,同比增加10天,空气质量在全市保持前列;全力抓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全面提前完成地下水压采任务,全区地下水位平均回升2.86米。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路更宽了,城市地标更多了,全面开放、繁荣宜居、创新发展的绿色智慧新城,正徐徐向我们走来……

如今的黄骅新城,已完成“三横两纵”城市主干路网、博海公园、博海大桥、滨河景观带等重点工程,基本形成5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城区人口达到25万人,引进了河北农大渤海校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等6所高等院校。按照“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发展格局,渤海新区又启动实施了G228、G205、S330、津汕高速黄骅北互通改造等“九路三互通”和“七河一堤”城市先导工程,谋划推进“四馆一中心”、企业总部等总投资201亿元的59个城市功能配套项目,全力加快奥特莱斯小镇、世博欢乐园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再掀热潮,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逐梦深蓝,向海图强。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黄骅港上升为国家主要港口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黄骅港综合服务能力、科技水平、辐射区域整体大幅跃升,吞吐量、国际化水平和港口引擎带作用一定能再上新台阶、再攀新高峰。

2022-01-10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6199.html 1 向海图强扬远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