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 杰
年关将近,因为各地的疫情,这或将又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春节。
于我,更是如此。
突发的疫情,把女儿封在了学校。那天早晨醒来,看到女儿朋友圈:“共克时艰!太有秩序了,南开人一直可以的!”那一刻,泪水溢满双眼。
再看,发布时间是凌晨2时。后来得知,那晚,女儿几乎一夜没睡,晚上做实验,凌晨做核酸,这小小的人儿正经历着她人生中特别的一段时光。
天津的疫情牵动着每个沧州人的心,因为距离近,因为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时刻关注着,每一次信息的发布,每一个动态的发展。为此,千千万万的人忙碌着——
51家发热门诊,40家核酸检验机构,天津众多微博、客户端、电视频道,每天6时开始直至午夜,每隔两小时更新一次候诊信息,准时准点,信息详尽。网友直呼:“天津,有心了!”
一线的,不在一线的;分内的,额外的;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北京水利医院创伤科医生杜云龙下班途中遇到一起车祸,他主动上前及时施救,而他停在一旁的摩托车上贴着这样一句话:“我是一名医生,如果有需要,请截停我!”
身边,也总有一些温暖,可以瞬间打动我们——
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各行各业的人,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守土有则,共同守护着我们的家园。
女儿发来照片,丰盛的午餐,不过按要求要打回宿舍吃。女儿说,学校物资供应充足,这些天,她做实验、做课设、开组会、做核酸,生活有条不紊。同时,学校也让他们做好留校过年的准备。
有人说,使人成长的不一定是岁月,而是经历。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儿,这个可能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春节,处于疫情区经历的种种,都将成为她人生中难忘的体验。完成好学业,严格遵守防控要求,就是当下女儿的责任与坚守。
在疫情的冲击下,会有一些不顺,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每个人坚守好自己的岗位,扛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职责,同样是一种担当。也许你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正是这一份份看似平常的坚守与热情,温暖了寒冬,也温暖了城市。
女儿说,疫情过后,一定抽时间在家好好呆些日子。等着,盼着。经历过后,阳光会更加灿烂,我们依然充满勇气和信心,也会更加热爱生活。
共克时坚,守望相助,让我们静待一个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