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0日
第06版:06

一日为兵 终生为民

□ 本报记者 周 洋

这个春节,沧县薛官屯乡沙官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国强忙得不可开交。他带着村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员,村头执勤,打扫村落,帮孤寡老人收拾庭院、清洗衣物……“过年了,要让家人们都高高兴兴的。”杨国强说。

40岁的杨国强是一名退伍军人,对“家”,他有自己的定义:“穿上军装,保卫的是祖国这个‘大家’;脱下军装,振兴的是沙官屯这个‘小家’。”

2005年,杨国强退伍返乡,并在后来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些年,他始终难以割舍心中的军人情结。2021年初,他在村里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服务队一共有8位成员,村里有啥事,大家都积极响应:“进了部队,一辈子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兵。我们要把这份热情带到群众身边,解决好群众的急难盼怨,让我们这个‘家’越来越好。”杨国强介绍。

69岁的村民翟春刚无儿无女,一个人在家务农。每到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杨国强都会带领服务队成员前去看望,陪他过节,这个春节也不例外。

翟春刚也盼着杨国强来,他有好多话要跟杨国强讲。

去年,杨国强帮他在村里一家企业找了份工作,活儿不累,每个月能挣1200元钱。翟春刚干得顺心,迫不及待地要跟杨国强分享工作中遇到的事儿。

在杨国强的带领下,服务队成员个个像他一样,把村里每一位乡亲都当成自己的家人。

疫情期间,成员赵秀明主动请缨在村口执勤,他说:“要为全村人守好第一道防线。”

村里扩宽主干道,工程涉及到一部分村民的宅基地。起初,一些村民有情绪、不配合,成员黄树荣第一个站出来:“村子要发展,我举双手支持!先从我家拆!”在他的带领下,难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工程如期开工。

“我1974年参军,1976年入党,从那时候我就知道,作为一名军人和党员,要时刻以集体大局为重。”黄树荣说。

服务队成员都很怀念过去的军旅生涯。他们把这份情怀化作对后辈的期许。每到征兵季节,他们都会在村里进行政策宣传,鼓励有志青年踊跃参军。

沙官屯村有个大学生叫杨志昌。小伙子身体好,性格开朗,非常热情,每年寒暑假都会主动帮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深受村民好评。

杨志昌大学毕业前夕,杨国强和服务队成员主动给杨志昌打电话,鼓励他投身军营,报效国家。最终在他们的鼓励下,杨志昌成功穿上了军装。

“我相信,今后会有更多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杨国强说。

2022-02-10 □ 本报记者 周 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8790.html 1 一日为兵 终生为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