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铸造产业、食品产业等纷纷引来高质量项目,进一步提高了产业深度。这些项目来自天南海北,但信息源头就在身边。当地依托现有的传统产业这座宝库,梳理企业上下游及合作伙伴,通过企业穿针引线,开展以商招商,吸附更多的高质量项目。
铸造与新能源挂上钩
在位于泊头经济开发区的天津京泊模具铸造有限公司,从长长的生产线上下来的铸件,经过一番精加工后,变成精致的汽车模具。京泊公司总投资8亿元,从天津搬迁到泊头,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模具业务,年订单量实现了翻番。
京泊公司从事的是铸造类别当中的消失模实型铸造,相比于当地的同类企业,公司在体量和产品质量上更胜一筹。公司搬到泊头后,不仅设备升级,产品也瞄准了新能源汽车。目前,京泊的国内客户中,新能源车的投产比例较高,一家久负盛名的新能源车厂商计划今年投产新车型达20款。
公司总经理张国栋看准机会,断定新能源车市场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果断抓住机会,与各模具厂进行沟通,增加新能源车覆盖件的生产。这一大胆决定让公司订单有了明显增加,比去年翻了一番。
张国栋籍贯泊头,在天津打拼16年,把公司迁到泊头,既是家乡情愫,也有泊头产业对他的吸引力。
泊头交通便利,物流通达。重要的是,京泊公司的很多配套企业和客户的加工点就设在泊头。因此,搬到泊头后,公司的产品运往客户加工点,距离大大缩短,运输成本也大幅下降,每年都会节约一笔不菲的费用。
张国栋表示,距离拉近后,和客户之间的交流更顺畅,交货期和生产工期也随之缩短,公司能更好地安排资源,组织生产,这对于企业是一个重大利好。
泊头是铸造重镇,当地正是了解京泊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后,伸出了橄榄枝。而京泊公司整体搬迁,业务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如鱼得水。
一台缝纫机穿针引线
前不久,一家国内知名的食品包装企业签约青县,投资2亿多元,生产大型火锅连锁店用的火锅底料。
项目的落户,源于一台缝纫机的穿针引线。
青县的工业缝纫机产业,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从小作坊逐渐发展到规范化的现代企业。
青县建立企业分包机制,对于经济开发区及全县十多个乡镇的纳税大户,进行电话联系和实地拜访,询问企业发展及合作伙伴的情况,掌握招商引资的第一手资料。
正是在一家缝纫机企业进行走访的时候,工作人员询问公司客户情况时,发现了这条线索。他们马上上报,并对招商工作开展前期准备。
此时,目标公司正计划在北方建厂,扩大市场规模。招商人员的到来无异于送来一股东风。
此外,青县作为全国知名的钣金生产基地,将依托机箱产业做配套,重在引进下游整机项目。
远方企业扎根乡镇
在献县陈庄镇工业园,沧州万鸿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正在抓紧建设。万鸿公司投资1亿余元,生产除尘设备,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广泛用于化工、钢铁、建材行业,产品排放标准达到京津冀地区的排放指标。
公司法人代表张晓林介绍,公司作为本地企业,与江苏的一家公司长期合作,在公司邀请下,合作伙伴来到这里考察,对于陈庄的产业基础、营商环境比较认可 ,决定合资在陈庄二次创业。
除尘环保产业是陈庄镇的主导产业,多年来形成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产业工人多,素质高,企业用工方便;陈庄有不少配件生产厂家,企业落户到陈庄后,能就近采购,既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又能快速组织生产。
去年,重庆一个投资2.4亿元的汽车零配件项目落户任丘市梁召镇。项目生产销售汽车中空产品、注塑及冲压类产品,预计年产值达到2.8亿元,利税约为0.8亿元。
梁召镇的汽车零配件产业拥有多年发展历史,在国内市场稳稳占有一席之位。随着当地一家企业引入合作伙伴崇奥公司,梁召镇将填补中空产品这个空白,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