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沧州市区红卫街大化幼儿园附近的一幢平房里,住着一位百岁老人王者贤。别看老人已经百岁高龄,却耳不聋眼不花,爱看电视新闻节目,每天读报更是他的“必修课”。老人的长子王振华说:“老父亲能这样,我们儿女也高兴、自豪。老人健康长寿,这是我们的福。”
王者贤生于1923年,今年虚岁100岁了,经历了从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作为生长在运河边的沧州人,王者贤可以说见证了沧州这座古城的时代变迁和翻天覆地的巨变。他说:“我活这么大年纪,现在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候,沧州城也是最好的时候,以后还会越来越好!”
在新中国成立前,王者贤是沧州市区的一名钟表匠,从小跟着师傅学徒,学成之后又跟着师傅干了几年“报师恩”,后来才自己单干。那个年代,钟表还是稀罕物,没有多少家庭能买得起。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王者贤成为沧州市钟表眼镜修配社的一名员工,后改制成立华北商厦时,他是当时的30多名初始创业员工之一。
王者贤退休后,没什么爱好,不养虫鱼花草,只爱看电视节目和读报纸。看电视最爱看《海峡两岸》,非常关心国家大事。每天上午读报,是老人的固定爱好。
可能得益于职业,尽管已是百岁高龄,但王者贤眼神出奇地好。王振华说,有一次陪老父亲看电视上播的体育比赛。画面中的比分他都看不清,老父亲却看清楚了:“是7∶8。”王振华说,现在老父亲视力不如从前了,但报纸上的大字标题,老人不用戴眼镜就能看清楚,只是小字需要戴眼镜或用放大镜了。儿女们来了,老人还会给他们读上一段儿报纸上的新闻。
王者贤有6个子女,孙辈重孙辈40多人,都很孝敬老人。
谈及长寿秘诀,王振华说,老父亲不抽烟不喝酒,生性随和恬淡。在他记忆里,父亲几乎从来没有着过急。另外,老人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晚上9时30分准时睡觉,早晨6时起床。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而且一定要分餐。
对于现在的沧州城和自己的晚年生活,王者贤赞不绝口,城市建设得好,儿女们孝顺,生活很顺心。王者贤对于沧州的城市建设尤其满意,天气好的时候,他会骑着三轮出去遛个弯儿,欣赏沧州的城市景色,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