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与外界接触最为密切,传播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机会较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特别注意洗手的几个误区。
不愿洗手。总觉得自己“抵抗力强”,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
单纯“水洗”。不用肥皂或洗手液,不能有效去除手部污垢,大量病原体还停留在手上。
洗手时间过短。洗手揉搓应不少于15秒,洗手时间短、冲洗遍数少,对去除病菌作用不大。
以擦代洗。用湿纸巾擦手代替洗手,效果不如流动水洗手。
用盆接水洗。用盆接水,洗手时盆里的水已经脏了,甚至多人合用一盆水,会导致交叉感染。
洗手过于频繁。会对手部皮肤造成伤害,若手部有裂口,皂液会渗透到裂口,造成感染。
共用干手毛巾。应该用一次性干手纸或一人一条毛巾,用后及时清洁并干燥。
那什么情况下一定要洗手呢?去医院、看护病人后;外出或购物回家后;处理宠物粪便后;给孩子换尿布后;擤鼻涕、上厕所后;做饭、用餐、冲奶粉前;摘戴隐形眼镜、揉眼睛前;手部有明显污染物等。
韩学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