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汝汀 通讯员王洪胜)春耕时节,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近日,在盐山县孟店乡高金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棚内秧苗、蔬菜、瓜果长势喜人,村民们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抢抓农时进行栽苗、育苗等各种农事活动。
高金村蔬菜种植专业户杨清华介绍,她家从2004年开始流转土地搞起蔬菜大棚种植。如今,她家占地10余亩的5个大棚,其中两个棚繁育了西红柿、甘蓝、甜瓜、芹菜等几十万株瓜果蔬菜秧苗,另外三个棚种植了脆瓜等。瓜果蔬菜秧苗全部是“订单培育”,主供京津市场。
做好疫情防控,是蔬菜基地恢复生产的前提。杨清华说:“我们出入大棚都做好防护,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发货前后也会做好相关物品的消杀工作,确保人员和蔬菜瓜果安全健康。”
如今,盐山县的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不仅丰富了京津冀等地城乡群众的“菜篮子”,也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通过“订单式”等种植模式,实现了“一地多用、一年多收”,助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