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被一个快递包裹箱温暖到了。
和寻常的包裹箱不同,这是一个印有走失儿童图片和相关信息的纸箱。
无独有偶。上个月还看到了一则类似的新闻——今年3月初,广州市越秀区一家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发起了一个“寻亲胶带”项目,在他负责的6家快递网点寄出的快递,均使用了这种印有公安部网站上失踪儿童照片和联系方式的“寻亲胶带”。
据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编写的《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2020)》显示,2020年,我国走失人口达到了100万,其中未成年人占比不小。
每个数字背后,对孩子而言,都是无法预测的危险;对家庭来说,都是天塌地陷的悲痛。
与此同时,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网购几乎成为了家家户户的“保留曲目”。2021年全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083亿件。这些快递,最东,送到了黑龙江抚远县小河子村;最西,寄到了新疆乌恰县斯姆哈纳村;最南,来到了海南三沙市永兴岛;最北,飞至黑龙江漠河市北极村。从北上广到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定日县扎西宗乡最快5天就可抵达。从深圳到洛杉矶,一件件快递坐上飞机,即使跨越太平洋,也能实现次日达。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寻亲纸箱”“寻亲胶带”的出现。
这些纸箱、胶带随快递奔赴世界各地的同时,也将寻亲消息进一步扩散出去。这看似细小的变化,却为一个又一个家庭带去了希望。多一个人收到快递,就多一分寻亲成功的可能。
一个“寻亲纸箱”、一卷“寻亲胶带”,它们的重量虽然很轻,但承载的价值、凝聚的力量以及背后的意义,却是巨大的。
正如我们眷恋家的温暖,那些失踪儿童和寻亲家庭,也无时无刻不渴望着团圆的日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寻亲纸箱”“寻亲胶带”,就是照亮失踪儿童归途的一盏灯。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加入进来,助力更多失踪儿童早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