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学敏)近日,孟村回族自治县孟村镇三街村的土地上,一片片油菜花儿开得正盛。由于这些土地在县城周边,远远望去,仿佛给县城戴上“花环”。
三街村的土地位于孟村东部,属于盐碱地,种小麦产量不高,再加上距离县城近,部分农民进城务工,造成土地闲置,风大时这片土地的扬尘还会影响县城的空气质量。出于保护环境考虑,孟村镇政府把三街村600亩土地统一流转出来,并租给金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耕种。
“考虑油菜花耐盐碱,我们全都种上了油菜花。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给孟村添了一道春景。”合作社负责人白金峰说,油菜花不光耐盐碱,还投资少、易管理,每亩地只需要5元钱的种子、35元钱的化肥。播种后,基本不用管理,每亩地能产175公斤油菜籽,每公斤最低6元,经济效益可观。而油菜籽收获后,还能接着种玉米,这样土地就能充分利用起来。
“农民在合作社打工,每天可以获得100多的劳动报酬,去县城打工每个月也能挣2000元到3000元,比光种地强多了。”白金峰说,他们共流转土地2万亩,除了种植油菜花,还种植燕麦、小麦等,实现了粮食成方连片机械化种植,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让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有了租金和工资双份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