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1日
第05版:05

养一方碧水 忆最美乡情

刘彦芹

春节回老家,见滹沱河水满河槽,碧水一泓微波荡漾。河边有捕鱼人,几盆鱼虾活蹦乱跳,称上几斤回家油煎,妥妥的儿时味道。

打小生长在滹沱河边,清清河水滋养了我们,小鱼小虾是我们的美食,河边是我们的嬉戏乐园,几捧河水入口,是劳作时的甘泉。曾经一度,河水断流、河沙被挖。这两年,干净透亮的河水又活了滹沱河。

放眼望去,全市境内,一条条河、一方方塘,充盈着碧水清波。不仅是眼见的水面,地下水同样得到涵养。

铭记于心、见诸于行,我市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不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1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标推进,打了一套漂亮的“节引调补蓄管”组合拳,制定《沧州市水系连通规划方案》,实施“万塘千渠百河”工程,多渠道引水14.8亿立方米,关停取水井1.7万眼,全年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14亿立方米,深、浅层地下水位分别同比回升5.39米和1.48米。东光、海兴入选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国、省考断面水质在全面“消劣”基础上实现全面“消Ⅴ”,达标率保持100%,捷地减河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水环境质量创13年来最好水平。

成就面前不止步。今年,对大运河因地制宜完善植被设计、景观节点,实现引水常态化。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上发力突破,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计划完成剩余6169万立方米压减和1.3万眼取水井关停,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水位止降回升。强化多引多蓄,完成“万塘千渠百河”水系连通主要工程建设,引调水8亿立方米,构建“引蓄并重、丰枯互补、河渠相济、灌排共治”的水系水网。强化管水治水,健全地下水管控机制,依法查处非法开凿取水井、无证取水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节水减排,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农田34.8万亩,年底前工业园区和分散服务业企业全部连通供水管网、实现水源置换。

全市实施的河湖长制,则动员全社会力量,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村级河长+巡河员”、河湖长制人大代表特约监督员,沧州市河湖生态环境治理全面推进,南大港湿地成为全省“秀美河湖”。

有一种情怀叫大禹治水,有一首老歌叫秋水伊人,我们与水相依相恋,保护她、珍惜她,就是守望我们的家园。

2022-04-11 刘彦芹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3933.html 1 养一方碧水 忆最美乡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