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2日
第02版:02

他从未走远

——追忆“中国好人”方桂馥

本报记者 杨金丽

春天的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涌动着一种特别的思绪。

大屏幕上,回闪着方桂馥老人的音容笑貌。这个为助学捐出毕生积蓄的老人,笑容慈祥,眼神清澈,好像从未走远。

今年是方桂馥逝世一周年。生前,他的事迹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人:个人生活极为简朴,但为助学拿出85张存折和现金共计50余万元,80多名学子从中受益。身后,师生们还在追思他的风骨和德行,他的精神恰如他的名字,桂香缕缕,余脉不绝,在校园薪火相传。

在学校老干部科,存放着方桂馥的遗嘱。那是他2014年立下的:“我已92周岁,估计活不长了,我逝世后火葬,骨灰撒在运河里。我的存款有30多万元,全部用在助学金上或扶贫工作上,衣服被子用在扶贫上。”

方桂馥是安徽省枞阳县晓礼庄人,生于1922年。他少年丧父,青年丧母,毕业于原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1958年分配到原沧州市农科所,后并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老人耳聋、寡言,与人交流,多靠纸笔。2014年,连同这份遗嘱一并交上的,还有73张存折。老人的这个举动,震惊了校方。当问到这些存折存了多少年时,老人颤颤巍巍地在纸上写到:“半辈子吧!”

2014年12月29日,师生们专程到他所在的养老院感谢他。这一次,他又拿出来了12张存折,这一捐几乎捐出了他毕生积蓄,只留下应急用的9400元钱。这85张存折,额度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数额最高的一张是12000元,最低的是500元,都是老人数十年一笔笔攒下来的。

2015年4月,沧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方桂馥助学金管理委员会,以方桂馥捐款为基础,融入爱心基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在校生。此后数年,方桂馥又陆续捐款,后来干脆把工资卡放到了学校。

统计数字显示,“方桂馥奖助学金”收到方桂馥捐款517930.17元,学院先后从助学基金中补充184703.55元,爱心人士捐款250000元,至今“方桂馥奖助学金”余额648633.72元。截至2020年底,助学金共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78人,资助金额304000元。

身遭战乱,远离故乡,一生辗转,辛苦遭逢……身世坎坷的方桂馥,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却没喊过一声苦。不管对谁,他都笑。

“那笑容很干净,很快乐,你会不由自主地也跟着笑起来。”一名受助生说。与方老交流时,他会示意来访者写下名字,看一下名字,看一下人,然后开心地笑。那笑容像个孩子,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

2019年国庆节前夕,方老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后来又获得河北省“十佳正能量网络人物”“感动河北”年度人物等殊荣。

这些荣誉在老人生活中波澜不起。没人的时候,他就安静地看书看报。他依旧一点一点攒钱、一笔一笔捐钱。

方桂馥未婚。离休后,他选了一个村里的养老院。学院几次想给老人换家好点的养老院,但他不同意,连续“斗争”了好几次,他才不情不愿地妥协。

搬东西时,旧被褥实在不能用了,学院给换了新被褥。方老不高兴了,一遍遍追问:“我的被褥去哪了?”工作人员开始说给扔了,老人竟恼了,非让给找回来。后来编了一条善意的谎言,说被褥重新拆洗后送给贫困生了,他这才罢休。

就是这样一个舍不得换家好点的养老院、舍不得扔掉旧被褥的老人,把自己一分一分攒下的工资,全部捐给了家境贫困的学生。老人的心愿很简单——每个孩子都能好好读书,完成学业,学有所成。

去年1月27日,百岁老人方桂馥无疾而终。因为疫情,人们无法送他,千万网友一遍遍转发他去世的讣告,自发祭奠他、追思他、缅怀他。

而今,“方桂馥奖助学金”运行良好,受益学生增加到144名。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方老精神。

记录方老事迹的书籍《丹桂飘香》刚刚付梓。翻开书,那个经历百年、一生无家、被子是破的、衣服是捡的、把积蓄全部捐给了孩子们的老人,似乎又复活了。

2022-04-12 ——追忆“中国好人”方桂馥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4021.html 1 他从未走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