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城第15天,一条求助信息,曝光了我们家庭教育最大的缺失。
因为自己不会做饭,一位年轻人哀求群里的邻居,中午做菜的时候能不能多做一点,资助他一下。
在这场疫情中,像这样为“温饱”发愁的年轻人,并非个例。
就在前几天,一位被封控在浦东的年轻人无奈自曝:自己和朋友在家3天,“成功”烧糊了两个锅。他还算从小耳濡目染,多少会做一两道菜,但也仅限于“辣椒炒肉”;想尝试点儿新做法,可就算严格照着手机菜谱流程操作,也还是弄坏了砂锅。
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疫情一来,一大批年轻人慌了,因为他们从来没学过怎么做饭。而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才开始意识到,过去我们总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导致疫情来了,就算有米有肉有蔬菜,也还是有一部分孩子不知应该怎么靠自己的双手生存下去,缺乏了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疫情之下,做饭,居然成为不少年轻人面临的重要挑战。
多少年轻一代总以为拿起手机点一点,饭菜自然送上门。或者跟父母一起住,过着“饭来张口”的小日子。结果一遇到突发状况,当无法点外卖又没人给他们做饭时,才愕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甚至有年轻人痛苦绝望地吐槽:疫情再不结束,我真的要饿死在家里了!
这不能不让人感慨:无数医护人员在抗疫前线,不分日夜守护着大家的安危,到头来,打败我们的可能不是病毒,而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我们总是认为,像做饭、做家务这样不起眼儿的事,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
岂不知小时候不教孩子如何独立自理,错过这个关键期,将来要他从头学起,只会难上加难。多少孩子从没下过厨、做过饭,面对一堆食材、锅碗瓢盆时竟一筹莫展。
抖音上有个叫胖胖小鱼的“宝藏男孩”,年纪不大,却是家里的“大厨”。他在闲暇之余,最大的兴趣是给家人做饭:拉凉皮儿、腌辣白菜、做肉丸胡椒汤……小鱼5岁时,妈妈就开始让他洗菜,还穿着围裙拿起刀具切西红柿。第一次下厨房,小鱼切得有点儿费劲,自信心受挫,但在妈妈的鼓励下,终于越来越熟练。如今,他的厨艺随年龄的增长突飞猛进,赢得全家人甚至全网的好评。
作家刘墉有句话说得特别在理:“爸爸妈妈不能跟你一辈子,所以给你鱼,也给你网,下面的鱼,你得自己捕。”
懂得未雨绸缪,在孩子走向社会前先带他进厨房的父母,才是真正有远见有智慧的家长。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孩子将来不管在哪里,遇到什么问题,都能照顾好自己,甚至是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