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9日
第06版:06

百岁老人姜玉兰 四世同堂乐享晚年

杨静然 陈四雄

面色红润有光泽,不戴眼镜能读书看报,除了耳朵有些背,身体没有任何疾病。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不会相信眼前的这位老人已经104岁了。老人叫姜玉兰,家住沧县兴济镇建国街。

走进屋,房间干净、整洁,一位满头银发、身穿红色上衣的老人正坐在床上悠闲地看着报纸,一字一句看得十分认真,而且没戴眼镜。

见记者进来,老人轻轻拍了拍床铺,示意让大家坐下,那安详的神态、慈祥的面容让人内心宁静、心生欢喜。

老人的儿子刘岗也已年逾古稀,他说:“近一年来,俺娘耳朵有些背了,除此之外,身体没有任何毛病。”平日里,老人最喜欢做的便是读书看报,看到感兴趣的段落,要读出声来,有时还能背上一段《三字经》。

刻在脑海里的文字记忆源于姜玉兰的读书时光。她小时候,读过私塾。新中国成立后,又参加了扫盲班,不仅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刘岗说,母亲每天上午都会看会儿书、读读报纸。前些年,老人还迷上了四大名著,每天手不离书,看得起劲了,就出声朗读起来。

姜玉兰家四世同堂,儿女子孙大都在她的身边成长,空闲时,她就将自己学过的古诗词、《三字经》背给孩子们听,一遍又一遍,熏陶了孩子们,也让自己对传统文化印象深刻。

年轻时,姜玉兰在兴济镇服务社工作,学得了一身好手艺——裁剪、缝纫、做衣服。家里屋内一角,摆放着一台老式缝纫机,家里老少穿的贴身衣裤、T恤衫,曾经都出自老人之手。

“以前,抿线、对眼,不到5秒钟,线头就穿过了针眼,动作干净利落。你想帮忙都帮不上。”刘岗说,母亲做衣服从不需要别人帮忙,从裁剪到缝纫成衣一气呵成。

2002年,姜玉兰的孙子结婚,她亲手为孙子媳妇缝制了一件旗袍。2019年,姜玉兰过百岁生日,她又为自己缝制了一件红色唐装,连衣服上精巧的盘扣都是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的,精湛的手艺令全家人惊叹。

在刘岗看来,母亲长寿不无缘由——年轻时,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年老后,生活规律,心态积极乐观。

“俺娘每天早上6点来钟起床,吃饭从不挑食。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心态好,知足常乐。”他说,印象中,母亲很少因为什么事着急,说起话来平和缓慢,婆媳关系、邻里关系都十分融洽。

姜玉兰有一儿一女,年轻时,她一边外出工作,一边照顾全家老小。终日忙碌,可她从未抱怨过。这份乐观豁达也感染了儿女子孙,刘岗是家中的独子,头些年,要外出工作,还要照顾全家,可他一直都是笑呵呵的,下了班回家先到母亲身边问候。如今退休,更是守在母亲身边,日夜不离。

每逢节假日,奔忙在外的儿女子孙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回家中,围绕在姜玉兰的身边。“奶奶,我买了您最爱吃的肉。”“老太太,这些都是应季的新鲜水果。”儿孙欢聚一堂,热闹不已。

重孙子今年上高三,只要放假就一早跑到老太太家,给老人端屎端尿,帮着打扫卫生。还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给老人买了一辆轮椅;孙子媳妇,隔三差五就过来看看老人,来家里抢着干活儿;儿媳每天精心准备老人喜欢的饭菜……对于姜玉兰来说,幸福不是大富大贵,而是子贤孙孝,全家和睦,这也是她长寿的秘诀。

2022-04-19 杨静然 陈四雄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4758.html 1 百岁老人姜玉兰 四世同堂乐享晚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