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段名为《感谢》的短视频出现在微信视频号上。画面中,来自沧州市迎宾路小学三年级一班的贾昊川倾情朗诵了自己的原创诗歌,向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致敬。
接触播音主持6载,从耳濡目染到毛遂自荐,从心生喜爱到痴迷其中,贾昊川不断自我挑战,在舞台上展现着小主持人的风采。
自学朗诵
4岁半登上国赛舞台
贾昊川3岁半时,妈妈开始从事少儿播音主持的培训工作。当妈妈点评学员的回课视频时,贾昊川时常静静地依偎在妈妈身边,盯着屏幕,专心致志地看着、听着。
日复一日,耳濡目染之下,虽然没有人刻意教过他,但是像《游子吟》《元日》《秋天的颜色》等青少儿主持考级一级教材中的内容,贾昊川张口就来。
4岁时,贾昊川主动要求妈妈为他录制朗诵视频。2分多钟的内容,他不仅能完全脱稿,而且连妈妈为学员点评时提到的要点也全都注意到了,令妈妈很是惊喜。
2018年,还不足5岁的贾昊川凭借诗朗诵《没有鲜花的舞台》,成功通过海选和复赛,登上了第四届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盛典全国总决赛的舞台。
带病救场
出色完成主持任务
参加完全国总决赛,贾昊川经过软磨硬泡,终于得偿所愿,成了妈妈班里年龄最小的学员。
刚开始,妈妈总以“打酱油的”身份来看待贾昊川。但是,贾昊川自己很认真,每当见到哥哥姐姐们对主持词,他就凑过去旁听。有一次还把妈妈为学员准备的主持词带到了幼儿园,私下练习,偷偷过了把“小主持人”瘾。
见他如此痴迷,妈妈开始让贾昊川进行系统学习,并积极创造机会让他登台锻炼。在幼儿园毕业典礼上担任领诵、参加学校的朗诵和主持活动、参与各级比赛……一次次磨炼,让贾昊川渐渐爱上了这方舞台。
2021年12月的一天中午,贾昊川因身体不适正在医院输液,妈妈突然接到大队辅导员的电话,学校第二天要举办童话故事比赛,原定的主持人因突发状况无法参加,想让贾昊川救场。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身体还不舒服,但是当妈妈征求贾昊川的意见时,他想了想,坚定地说:“妈妈,我愿意接受挑战。老师既然信任我,我就不能让老师失望。” 母子二人马上开始熟悉主持词,连午饭都没顾上吃,用了整整一中午的时间,成功脱稿。第二天,贾昊川以流利的话语、饱满的精神以及从容的舞台状态,出色完成了主持任务。
挑战高难度
反复练习精心打磨
2022年春节,在艺航语言艺术学校一年一度的汇报演出中,贾昊川朗诵的《河床》得到了现场嘉宾、老师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其实当初选稿时,专业老师和妈妈都曾表示反对,因为这个作品对于9岁的他来说难度太大了,他这个年龄段的音域也达不到要求。但是,无论怎么做他的工作,贾昊川都执意要选王昌耀先生创作的《河床》,“我觉得这篇文章很男人!”
为了把作品朗诵好,妈妈为贾昊川找来了徐涛老师的朗诵视频,他一边回想着专业老师对《河床》创作背景和内容的讲解,一边反复地看视频,随后边感悟边练习。那些日子,无论中午还是晚上,他完成作业后就抱着妈妈的手机一遍遍地听、看、练习、录制、纠错,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了,再把录好的视频交给妈妈,让妈妈提出改进建议。
为了使自己在正式演出时能够更加收放自如,贾昊川还在亲戚的结婚典礼上预演了这个节目,并且加上了一段开场白:“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王昌耀先生的作品《河床》,希望现场所有的男性长辈们都能像河床一样有担当。”朗诵过程中,大家数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台下,见证着儿子的成长、陪伴他在播音主持之路上共同前行的妈妈,更是为他竖起大拇指,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