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沧县大官厅乡张庄村的彦财家庭农场,一垄垄韭菜葱翠旺盛,负责人季彦才正忙着收割、打捆,在辛香的韭菜味道中忙碌不已。
放眼望去,这里的韭菜不仅不像别家棚室种得那般密,而且还是不常见的粗根、宽叶品种。不禁让人好奇,这样种韭菜,能赚到钱吗?
哪知季彦才笑盈盈地说:“虽是粗根宽叶的,可滋味十足,先甜后辣,好吃是公认的。最主要的,俺们是绿色管理,健康品质没的说。这不,一拉到市场上就被抢,比普通韭菜一公斤能多卖1块钱呢。”
别看季彦才已经56岁,可无论是绿色发展理念,还是学习科学技术,一点儿也不亚于年轻人。前些年,他就独辟蹊径搞特菜,种田七、蒲公英、薄荷供到市区的商超和饭店。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转型种大路菜,也是钟情精品。心知市场对农产品安全要求越来越严,而且健康食品越来越受欢迎,决定种韭菜后,他就瞄准了绿色管理方向,将韭菜品质卡得严严的。
“韭菜是大众消费的蔬菜,谁家餐桌上都少不了,可在传统种植中,用药误区却不少。”季彦才说,这些年来,种韭菜的多为老一辈农民,少有绿色安全意识,防治病虫害还是愿意走老路子,用毒性较大的药剂,因为这种药剂有机磷含量高,不光能把虫治住,韭菜转色还好,长得又绿又旺。
要蹚出一条绿色种植的新路,季彦才把自己当作一个啥都不懂的“小白”,到哪儿都悉心学习。平日里,就在线上和经验丰富的农户探讨,听说有种植成功的地方,还会到当地实地“取经”。甚至,他还分析起国外的高档韭菜种植模式,试验相似栽培模式。
打破传统密植模式,就是他摸索出的绿色种植方法之一。
“不少农户认为,有苗就有产量,殊不知,栽培过密,由于通风透光性差,易发生病虫害,韭菜的品质反而得不到保障。”为此,在他的棚室,韭菜被合理密植。这样一来,植株间的透光性强了。有了阳光的滋润,韭菜“身强体壮”,就不容易染病。田间通风透光,也能减少霉菌病等病害发生,用药的频率也大大降低。如果到了不得不治虫的时候,他也只选择低毒、残留期短的药剂,即便投入成本要提升10倍,也要最大程度保障韭菜品质。
虽然是全年生产,但为了保障韭菜的品质,季彦才并不会“竭泽而渔”。别人半个月割一茬,季彦才要等一等,20多天才割一茬。割了几茬后,还要停一停,给根部留足休养生息的时间。瞄准高端韭菜,他还计划两三年一更新种苗。
为了追求适宜的口感,在韭菜品种的选择上,季彦才也精益求精。韭菜可分为宽叶、窄叶多种,不同品种间,辣度也不同。相中了合适的品种,他就小规模试种,有了收成后,还要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商超顾客试吃,综合众人意见,选出最受欢迎的品种。
眼下,随着韭菜在市场中闯出了名气,还有人找他开辟线上销售渠道。
尝到了绿色增收的好滋味,追求完美的季彦才并不满足。他还在试验更多绿色管理良方,并计划扩大种植规模,为韭菜申请相关认证。季彦才要通过不懈探索,让狮城百姓吃上健康的好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