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岁的王晓鹏,家住新华区石油二部小区。从小热爱舞蹈的她,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8年前,她开始在网络上找舞蹈教程,利用闲暇时间自编舞蹈,并教给社区居民,带领队员们在省、市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
让老年人跳出自信
2014年的一次偶然机会,王晓鹏加入了华油社区广场舞队。当时,这支队伍有70多人,年龄最大的队员近70岁,队员们大都没有学过舞蹈,仅仅凭着对舞蹈的喜爱走到了一起。大家听说王晓鹏读幼师时学过舞蹈,平时还跟着网上视频学,就推选她来教授舞蹈。
由于队员水平参差不齐,既要考虑到年龄,还要注意舞蹈的难易程度,不仅音乐要好听,动作也要美。所以,王晓鹏在选择舞蹈种类上就要下一番功夫。“每次教一支新舞,她总是数着节拍,一遍遍地示范动作,用我们能理解的话启发和引导,让我们尽快学会。”张晓敏是舞蹈队的一员,跟着王晓鹏练舞蹈已经8年了。她说,王晓鹏教舞蹈不仅局限于简单的广场舞,其内容还包含了藏族舞、蒙古族舞、新疆舞、形体舞、恰恰、健排舞、古典舞等多领域。在教舞的过程中,她不仅教队员们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还把舞蹈的背景、意境和专业的舞蹈知识教给她们,提高队员们的鉴赏能力和专业水平。
在王晓鹏的不懈努力下,队员们从一开始只能跳简单的广场舞,变成现在能驾驭多种高难度的舞蹈;从最初学一支舞要一周多时间,到现在三天就能掌握。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舞出了自信,收获了快乐。
带伤展示最美的一面
很多人跳广场舞为了锻炼,但王晓鹏却不只这样,她还希望自己创作的舞蹈作品登上更大的舞台,因此华油舞蹈队应运而生。队员都是从社区广场舞队中选出的喜欢跳、跳得好的。而作为华油舞蹈队和广场舞队共同的老师,很多事情都需要王晓鹏亲力亲为。
在组织舞蹈队之初,王晓鹏一直在忍受脚踝距骨坏死带来的病痛折磨。每个星期,她都要去外地看病。大夫说不让她过度活动,但是她热爱舞蹈,默默忍受着脚伤带来的痛苦,耐心地指导,直到队员们掌握所有舞蹈动作。
在一次比赛前,上午走台时,王晓鹏因意外摔倒,左手腕受伤不能活动了。为了确保下午的比赛顺利完成,她忍着疼痛,喷上药,坚持完成比赛。后来,虽然尝试各种治疗,但手腕一直没有完全恢复,至今不能提东西,不能撑地。
在教授舞蹈的同时,王晓鹏还不忘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为了让演出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她在网上研究舞台妆,向专业化妆师学习化妆技巧。每次演出,她都自己提前把妆化好,再给队员们化妆。渐渐地,她的化妆技术越来越娴熟,每次演出时看到队员们美丽的妆容,她觉得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此外,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她还自费参加了舞蹈线上课堂。她把自己以往的知识归零,从基础学习,不懈地努力也让她的队员们跳得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美。
多支舞蹈荣获嘉奖
为了创作更好的舞蹈作品,王晓鹏经常坐在电脑前寻找合适的音乐,在网上不断浏览各种舞蹈视频,博采众长地去编排舞蹈动作,不停地修改,经常忙到深夜而乐此不疲。她把舞蹈编好后,再教给队员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舞蹈《芦花》《乐鼓飞扬》分别荣获2014年和2015年河北省广场舞大赛沧州赛区第一;2015年,在河北省优秀节目决赛阶段,舞蹈《婆姨》荣获综合排名第二的好成绩。在社区举办的文艺展演和庆祝新年活动中,王晓鹏创编的《吉祥》《我和我的祖国》《再唱浏阳河》等舞蹈深受居民的喜爱和好评。
2019年5月底,王晓鹏临时接到社区通知,华油舞蹈队要代表沧州市参加河北省第一届民族健身操培训和比赛。培训只有一天时间,第二天就要进行考核。其中,规定套路的健身操是由18个少数民族舞蹈代表动作组成,其音乐节奏快,动作变化大。作为领队,她需要快速掌握,然后教给其他队员。这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顶着巨大的压力,王晓鹏没有退缩,而是快学快记,抓紧时间练习,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吃饭、睡觉都在回忆动作,好在第二天顺利完成考核。回来后,她就开始组织队员们排练,连续5个多月,每天下午她都是第一个来到教室,对于队员们比较难掌握的动作,她不厌其烦,反复教给她们,直到做到标准,甚至更好。在结束一天的排练后,她不是马上休息,而是继续反复看教学视频,确保每个动作都标准无误。
付出总有回报,通过王晓鹏以及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华油舞蹈队在这次河北省民族健身操比赛中,获得了自选套路第一名和规定套路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为沧州市争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