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5日
第02版:02

千万元巨奖彩票,她“完璧归赵”

——记第十五届沧州好人典型代表刘玲

本报记者 康学翠

41岁的刘玲是青县南环东路一家彩票投注站的工作人员,她在这里已工作了十几个年头,每天接待彩民、销售彩票。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售出的一张彩票,竟中了千万元大奖,而这张彩票当时恰好在她手中。虽然彩票不记名、不挂失,但刘玲没有丝毫犹豫,拨通中奖者电话归还了彩票。

去年10月7日,一位彩民来到彩票投注站。当天,他选择了一张双色球复式彩票,付钱后让刘玲打票,可没等打印出来,因事着急走了,彩票由刘玲代为保管。刘玲仔细地在彩票上标注了对方的名字,帮他放好。

当晚开奖,刘玲售出的一注彩票中了双色球一等奖,奖金1001.8万元。核实后,刘玲确认是自己代为保管的那张彩票。她非常激动,放下电话,赶紧拿出背包翻找彩票,又拿着彩票仔细对照了几遍,随后拨通了中奖者的电话:“您今天在我们这买的彩票中了一等奖。”电话那头,中奖者乍一听都懵了。刘玲反复说了几遍,那头才传来欢快的声音。

第二天,刘玲早早到岗,等候中奖者来取彩票。“真是太感谢了,帮我保管。”中奖者推门而入,不停道谢。因为不熟悉兑奖流程,他希望刘玲帮忙,刘玲当即答应。当天,两人一起驾车赶往石家庄,到河北省福彩中心兑奖。

面对千万元大奖不动心,刘玲的事迹传开后,众人纷纷称赞:“手拿巨奖彩票竟然不动歪心、不起贪念,真是好品质!”面对赞誉,刘玲回应道:“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能要。彩票有价,诚信无价。”

诚信无价,这一信念已经根植到刘玲的骨子里。

刘玲出生在青县上伍乡下伍村,父母是农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从小就教育孩子们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儿时的刘玲不懂太多的大道理,但父母的一言一行,她看在眼里、学在身上。

为了养家,刘玲的父母曾到集市上卖过布。有一次,父母赶集回来就下地干活了,一人登门来买布,那时刘玲十来岁,学着父母的样子裁剪卖布。谁知,那人买走后不久找了回来,说布剪歪了,要换一块。那时父亲刚下地回来,并不知道刘玲卖布的事,他二话没说,当即重新剪裁了一块给对方。刘玲不懂,父亲为什么不问问布是不是她卖出去的?不检查一下布是不是真剪歪了?后来她懂了,就像父亲常说的,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能失了诚信,做人更是这样。

成家后,刘玲视诚信为家风,以此教育儿子。彩票中奖的事发生后,18岁的儿子表现得非常平淡,没有问过一次,她好奇地问为什么不关心这事。儿子的回答很简单:“彩票又不是咱的,本来就该还给人家。”刘玲听后笑了,她说:“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看来,我是一个好母亲、好老师。”

2022-05-05 ——记第十五届沧州好人典型代表刘玲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6036.html 1 千万元巨奖彩票,她“完璧归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