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0日
第05版:05

“一县一策” 找准发展新定位

素 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治理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也与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紧密相连。

数据显示,2021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1472个县城的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城里人”有近三成是住在县城里的。

承载了近三分之一的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县城,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县城“城尾乡头”的区域特征,决定了其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属性。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既顺应了人口流动的变化趋势,满足了广大农民到县城安家就业的需求,又有利于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助于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的衔接配合。

作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未来的“县城”该怎么建呢?

这份关于城镇化建设的新《意见》明确提出: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同时要将全国县城进行功能定位,也就是按照不同特点分成五个类别,确定不同发展路径,包括: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另外,意见明确,要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我国县城数量大、类型多,自然禀赋和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县城发展规律,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对此,意见特别强调要坚持“一县一策”,强化规划引领,兼顾县级市城区和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发展要求,精准补齐短板弱项。

《意见》的印发,意味着县城这一层面的城镇化,迎来近年来最全面也最有针对性的政策部署。这不仅在明确县城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观念上引导大家将目光转移,同时,也将从公共政策上引导更多优质资源落脚到县城。

县城的建设发展,将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所拥有的巨大韧性和潜力。

这对全国8000多个县城都是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找到优势做好定位的同时,也要记得,短板就是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就是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2-05-10 素 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6547.html 1 “一县一策” 找准发展新定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