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2日
第06版:06

“星孩儿”绘画班

□ 本报记者 张智超

学生们很难保持专注,陈奕璇(中)一张画还没画完,人就跑了一半

孩子们对画画很感兴趣

作品展示

去年举办的画展,吸引了很多关注(资料片)

据中国新闻网发布的消息显示,2019年,我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约有超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

他们可以说话,但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不懂得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情绪和感受,有的直到30岁还在练习和人打招呼,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4个手持画板的孩子出现在名人植物园里。他们看上去大概10多岁的样子,每个人身后都紧跟着一位家长。

在别人眼中,这是一堂再普通不过的美术课。只要孩子们能把注意力全放在画画上,人们便不会发现他们的秘密。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是一群“星星的孩子”。他们来自沧州市星月社,一个由自闭症儿童家庭组成的团体,画画是家长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的众多尝试之一。

无奈的尝试

43岁的陈奕璇是这些孩子的美术老师,也是星月社的一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家长的现在,就是她的从前——10年前,她的大儿子也被确诊为自闭症。

儿子的出生,让全家人沉浸在兴奋之中。可孩子都一岁半了,也不怎么说话。一开始,陈奕璇以为孩子只是发育比较晚,但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家人带着孩子几乎跑遍了市里及周边城市的医院,得到的结果只有一个:自闭症。

陈奕璇辞去工作,他们在唐山一家疗育机构待了一年,只为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康复训练。

在那里,陈奕璇遇到了很多和儿子一样可怜的“孩子”——他们可以说话,但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有的直到30岁还在练习和人打招呼;有的能将一篇长长的文章倒背如流,却说不出自己的名字;有的每天必须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做同一件事,否则就哭闹不止……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主要体现在语言和社交方面,具体到每个患者身上的表现又都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自闭症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且没有任何药物能够做到有效治疗。

很快,陈奕璇的儿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不止一位专家对她讲,融合教育会更利于孩子康复。而现实却是几乎没有一家幼儿园愿意接收自闭症儿童。

陈奕璇只能尝试用自己的办法疗育孩子。

她从小喜欢画画,美术专业出身。心烦的时候,只要拿起画笔,情绪总能平复下来。她寄希望这种魔力也能出现在孩子身上。

儿子6岁那年,陈奕璇开始教他画画。尽管儿子并没有表现出太大兴趣,更谈不上有什么天赋,但陈奕璇还是感觉到了孩子的变化,“情绪比以前稳定多了。”

仅这一点,就足够陈奕璇兴奋的了。

“万一行呢?”

2018年前后,陈奕璇来到星月社。她教儿子画画的事被星月社组织者王平得知,便希望她能带着其他孩子一起画画。

彼时,画画在疗育方面对自闭症儿童到底有没有作用,陈奕璇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和她一样,其实王平心里也没底。但她们两个人都知道,对自闭症孩子来说,多条路就多一丝希望,“万一行呢?”她们希望借此培养自闭症孩子一技之长,帮他们找到自信,开展培能疗育。

就这样,绘画班成立起来了。陈奕璇布置作业,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完成作业,再由陈奕璇利用业余时间逐一点评。

最初,绘画群就3名学员——大多数人并不认同这种做法,觉得是在瞎胡闹:“正常孩子学十几年画,都不一定能成为画家,更何况这些孩子。再说,学会了又能怎样呢?”

那段时间,就连身边亲友也劝陈奕璇:“有这工夫多照顾照顾自己孩子。”

但孩子的画给了陈奕璇坚持下去的理由。她一有时间就教画、点评,上厕所时,晚上孩子睡着后……她为此忙到每天四五点钟就得起床。

“尽管有天赋的孩子屈指可数,但画画能让他们拥有一项特长,对自己多些信心。”相比孩子们能不能成为艺术家,陈奕璇更在意的是现在,是帮助孩子找到一条表达情感的通道,即便她并不确定这条路一定会成功,“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也愿意去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看见曙光

去年年初,北京一家机构举办了一场自闭症儿童画展。经过组织方筛选,星月社孩子们创作的20多幅作品最终入展。

紧跟着,星月社又收到了由浙江省互联网公益慈善基地主办的自闭症艺术作品展邀请,经过自选、推荐、对方遴选等一系列环节,星月社3名孩子的作品成功入展。在展览上,这些作品中的6幅又被其他机构选中,被带去韩国参加中日韩自闭症艺术家画展,并在画展上售出。

好消息接二连三,像春雷一样振奋人心。

前不久,星月社举办生日会,一个当初连两分钟都坐不住的孩子,竟坐在小桌前画了一上午。

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孩子家长看到了画笔的魔力,绘画班成员越来越多。

去年7月,经过一年多筹备,一场名为“温暖星星 拥抱孤独”的画展在市群艺馆举行。

所有作品均出自星月社自闭症孩子之手。奔腾的骏马、色彩斑斓的大海、依偎在父亲怀里的孩子……这些“星星的孩子”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画展吸引了全国各地自闭症家庭的目光,其中一位专程从河南赶来的家长说:“我们从画展筹备到开展一直关注着,这次活动给了我们很大鼓励,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画展结束后不久,陈奕璇看到一则消息,有康复机构通过实验证明了绘画在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其实她心里早就有了答案:“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望能帮助孩子们用画笔实现就业,比如把画印在文化衫上、包装纸上,甚至直接作为艺术品进行售卖……”

2022-05-12 □ 本报记者 张智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6849.html 1 “星孩儿”绘画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