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3日
第06版:06

错题巧变“增分点” 本报记者 赵玉洁

距离高考仅有两周,在最后这段复习时间,如何才能让备考更具针对性、更有效?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副主任、物理高级教师于向东建议——

经过3次模拟考试,高三学子要正视在备考中暴露出的问题。很多学生只是凭感觉去面对每一次考试,把关注点放在分数上,可是在分数背后,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去处理,这才是根本。

反思错题

认真分析找原因

把近期的十几套试卷按科目装订在一起,分析一下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归纳一下错误原因。对出现的错误按照“这是什么问题”“我为什么错”和“应该怎样做”进行分类整理。

整理之后,要重视“小题大作”,对错题进行全面反思。首先,要清楚这道题与课本中哪一部分有关系,清楚这道题的考点在哪里。其次,要找准错题原因,对于不会做的题,要分清是题意没弄懂,还是题型不熟悉?对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题,要查找是混淆了概念,还是用错了公式?而对于会做却做错了的题更要引起重视,找准原因,对症下药,避免在考试中再出现这类错误。

重温教材

筑牢基础不丢分

“回归教材”绝对不是看书那么简单。怎么看,才是问题的关键。

回归教材要有目的。要么是搞懂或者记住某个知识点,要么是为了温习某种方法,要么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总之,回归教材必须奔着一个目标去。

其实,高考中80%都是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这些题都在考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而这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都在教科书中。

重温教材时,首先要把历次重大考试的试卷集中起来,然后按照知识板块分类,把同一类的题目拿出来再看看,再做做,再体会体会。

遇到仍有不懂的地方,翻开课本,把相应章节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统统看一遍,把习题再做一遍。

也可以按照课本章节从第一章第一节开始往后看,由于有了第一步的准备,我们看书自然就知道重点在哪。在经常考的地方认真看,在时常出题的地方认真做。把历次考试的试卷、历年高考真题试卷和复习资料摆在右上方,觉得需要看题目的时候就翻一翻。右下方摆上笔记本,边看边记录要点。这个记录就是最后两三天复习的重点。

还可以翻开课本或者复习资料的目录,认真回忆每一个学科有哪些章节,每一个章节有哪些重要的考点,每一个考点有哪些重要的考法,经常怎样出题,常用到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回忆这一遍的目的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

最后,高考学子应注意,基于语文和英语的学科特点,这两个学科不太适合回归教材,不如回归考卷。研究高考真题的出题思路或者答题要点,比看课本更有用。

2022-05-23 距离高考仅有两周,在最后这段复习时间,如何才能让备考更具针对性、更有效?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副主任、物理高级教师于向东建议——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7907.html 1 错题巧变“增分点” 本报记者 赵玉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