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黄骅市博物馆开展“墨韵博物 书写芳华”全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日主题社教活动,以云游郛堤城遗址、开展书法课堂等形式与学生们共享优秀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郛堤城遗址,位于我市市区北部,始建于战国中晚期,史称合骑城、伏狄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活动中,博物馆讲解员通过短片带领黄骅市渤海路小学的学生们云游郛堤城遗址,为他们讲解郛堤城遗址的概况及出土文物,并重点介绍了文物“千秋万岁”文字瓦当。
“‘千秋万岁’文字瓦当版式多样,字法多变,承载了古人对岁月长久、太平安宁、康乐祥瑞的美好愿景。”除了在屏幕上展示文物图片外,讲解员还为学生们准备了“千秋万岁”文字瓦当拓片,帮助学生们在文化遗产的引领下,近距离触摸历史脉搏,感受文化底蕴。
“千秋万岁”文字瓦当展现了中国书法的独特古韵。在随后开展的书法课堂中,博物馆特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画院青少年创作委员会主任、黄骅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刘平军为学生们进行书法讲解和现场教学。
课上,刘平军结合自己的书学理念和创作经验,从书法的概念、起源、字体、书体等7个部分的讲解,帮助学生们敲开书法世界的大门,同时,现场创作了不同字体的“千秋万岁”作品,鼓励学生们尝试临摹、推陈出新。
“我经常在家里练习书法,今天来到博物馆,老师又给我们讲了许多书法知识和书写技巧,这让我对书法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渤海路小学学生韩奇俊说。
活动最后,刘平军向博物馆捐赠了自己收藏的清代墨砖,并呼吁市民努力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扩大文化遗产保护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家乡文博事业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