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1日
第05版:05

百年老宅深藏红色故事

运河古巷中、百年老宅里,曾留下过早期共产党员播撒革命火种的身影,也留下了跨越一个世纪的师生情、挚友情、邻里情

潘漠华

沈士敏

刘 杰

刘建勋

沈宅曾为津南中心县委所在地,这里的红色故事有待进一步挖掘。杨金丽 摄

再访张家院,探究红色故事。王少华 摄

指着北房西头一间房子,张英林说,这是父亲张丽生的书房,潘漠华、沈士敏经常来此谈天说地。王少华 摄

本报记者 张徽贞 杨金丽

本报6月17日刊发《运河边古巷里 藏着一座百年老宅》一文后,运河边建华正街上的张家院,受到社会各界关注。6月24日,记者再次来到张家院,在主人张英林的陪同下,再走运河古巷,寻觅老宅岁月掩藏的故事。

播撒火种

早期党员活跃运河边

张家院内,72岁的张英林指着北房西头靠近门楼的一间房子说:“这是我父亲的书房,他毕业于沧县二中,过去又名直隶二中、省立二中,就是现在的沧州一中。父亲是热血青年,不仅在这里读书,还和老师同学们谈天说地,纵论时事。父亲说,他最崇拜的国文老师潘模和(潘漠华,模和为化名)先生,多次到这里。”

上次采访时,张英林曾提到,因为房子多,青沧战役时,解放军部队曾在这里临时驻扎,登城的云梯,就放在临街的大门洞里。抗美援朝期间,即将奔赴前线的战士们,也曾借住他家。潘漠华,沧州早期共产党领导人之一,他和这座老宅也有联系?

张英林说,潘先生不仅和他们家有关系,和建华街上的沈士敏家联系更加密切。伴随着老人的讲述,时光仿佛回到了1931年。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古城沧州也处于动荡之中。此前,沧州早期党组织的创建人刘格平,在从事革命活动时被捕入狱,沧州党组织与上级失去了联系,进入最艰难的时期。这年8月,共产党员潘漠华受党组织派遣,来到沧县二中,以教书为名,开展党的工作。他住在学校教工宿舍,课余时间到学生家来,非常方便。

从张家沿建华正街向北直行二三百米,就到了东西向的神门口胡同。

张英林说,这个胡同有几百年历史,西边紧挨运河。1931年时,这条胡同向东有座真武庙,过了庙不远,就是一片大水坑,坑里是芦苇荡,中间有条小路,直达沧县二中。

一行人顺着张英林的指点向东张望。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潘先生,仿佛从远处大步而来。

潘漠华,浙江人,北大才子,著名的湖畔诗人,他还有个秘密身份:共产党员。他到沧县二中任教时,张英林的父亲张丽生正在这里上高中。

“父亲不止一次地和我说起,潘先生知识很渊博,课讲得太精彩了,教材是自编的,父亲保留得非常好,笔记写得很工整。可惜的是,‘文革’时当‘四旧’给烧了。父亲年轻时就读过《新青年》等,见到潘先生,立刻被他的才华和思想所吸引,非常崇拜他。”

那时,张丽生有个同学叫沈士敏,他们是近邻,常常作伴上下学。潘先生到建华街家访,不是到张丽生家,就是去沈士敏家。张丽生是进步学生,沈士敏则是潘漠华秘密发展的共产党员。这些,张丽生后来才知道。

翻看《中国共产党沧州历史》,关于潘漠华的记载如下:

1931年8月,共产党员潘漠华和武月亭受党组织派遣,到沧县二中任教,从事发展党的工作,通过组织“文学研究会”“读书会”“社会科学研究会”,传播进步思想,启发学生关心社会和国家命运,激发爱国热情,使一批青年学生迅速成长起来。

在潘漠华、武月亭二位老师的发动和指导下,广大爱国学生走上街头游行、书写大字标语、排演街头活报剧、查封日货,出版了油印的《大众反日报》。除发本校外,还邮寄周围各县,起到了指导各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沧州学生及市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城隍庙西广场召开了第一次抗日救亡市民大会……

同年冬,潘漠华将一批学生积极分子发展成为党员、共青团员……12月,召开了第二次沧县抗日救亡市民大会……会后,组织了深入农村的宣传队,分赴青县、沧县、盐山、交河、献县、阜城、南皮、东光、泊镇等地,宣传发动群众……

1931年底,潘漠华、武月亭的革命活动暴露,被沧县二中学校当局解聘。

创立组织

沈宅里成立津南中心县委

与潘先生依依惜别后,张丽生、沈士敏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张丽生高中毕业后,因为英文出色,考到北平市邮政局,成为一名职员;沈士敏按照潘漠华的吩咐,与在沧的党员秘密取得了联系,坚持在校进行地下工作。1932年8月,他和津南巡视员廖华接上了头,参与了沧州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

沈士敏的这段经历,《中国共产党沧州历史》有清晰的记载。1932年8月,在沈士敏的陪同下,廖华与刘格平取得了联系,沧州党组织进入恢复重建时期。1933年4月,根据省委4月2日指示信精神,津南中心县委在沧县城里神门口村沈士敏家中成立,廖华主持会议,李学先任书记,刘格平任组织委员兼军事委员,沈士敏任秘书长,还创办机关报《铁血报》。这年5月28日,刘格平、廖华、沈士敏等组织沧州18名党员到北平参加河北省委举办的地下干部训练班。省委决定,将津南中心县委改为津南特委。廖华留北平工作,沈士敏因身份暴露,调北平市委工作。

在北平,张丽生与沈士敏意外重逢了。

“当时北平前门外珠市口街上有一家津南试馆。因为住宿费用低,张丽生到北平工作后,一直住在这里。在这里,他巧遇沈士敏,二人大喜过望,当晚抵足而眠,相谈甚欢。

后来,沈士敏在北平从事革命活动时被捕,关进了北平监狱。

“我父亲当时不清楚具体情况,他与沈士敏既是老乡,又是挚友、同学,就去探监。时间不长,沈士敏就被押解到南京去了。时间大概在1934到1935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沈士敏被放了出来。我父亲在报纸上看到释放政治犯的名单中有沈士敏的名字。他从来没有改过名。”张英林说,出狱后,沈士敏去了延安,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纺织系统担任领导职务。“文革”时期,受到“四人帮”的迫害,他一次次挨整挨斗,1968年含冤去世。

命运的捉弄,让张家与沈家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又有了新的交集。

沈士敏去世后,他的夫人被遣返回原籍沧州。当张英林的母亲在运河畔与沈士敏的妻子见面时,两个女子禁不住悲喜交集:她们都在运河边出生、长大,一起在河畔的宏仁医院工作,沈夫人是护士,张氏女是司药,二人是无话不谈的闺蜜。1946年,张氏女嫁给张丽生,从此离开了医院,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后来重返故地,不仅医院荡然无存,护士闺蜜也找不到了。后来她才得知,闺蜜已嫁给沈士敏,并被他悄悄接去了冀中根据地。谁知世事兜转,20多年后,二人竟在故地久别重逢!只是,分别时还是妙龄少女,如今都已鬓染秋霜,满面风尘。

沈夫人回到沧州后,原来的房子失修破旧,生活窘迫。遵照母亲的吩咐,张英林运来一车煤,后来又送了一袋面。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抚慰着患难中的沈家人。

沈士敏的故事,尤其是他后来的经历,原来不为沧州人所了解。张英林找到时任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的王国新,专门讲了这段故事,丰富了这一时期的沧州党史。

名人辈出

红色往事波澜壮阔

如今,在建华正街上,说起曾经的沈家大院,老住户们还记忆犹新。79岁的王保新说:“沈家也是个大宅院,就是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张英林一家人热心地带我们去寻沈宅。

从神门口胡同一路向西,距离运河边10多米的地方,向北一拐,张英林指着一栋普通平房说:“这就是沈宅。”

屋顶上,一个中年男子正在修理房子,看到张英林一家,热情地招呼:“张叔,你们来啦!”说着从梯子上下来,带着大家参观。

“房子早就翻盖过了,看不到原来的痕迹了。内院里有棵老树,是过去留下来的。”男子边走边介绍,说自己也不太清楚过去的事了。

张英林说,运河原来涨水时比现在要宽得多,沈宅紧邻运河,真正的依河而居。沈家也是大户人家,沈士敏干革命,沈家人没少操心,也没少支持。1931年,这里留下了早期共产党员潘漠华播撒革命火种的足迹,1933年,津南中心县委在这里秘密成立。

“当时党组织没有钱,沈士敏从沈老太太那里拿到100大洋作活动经费。”张英林说,新中国成立后,曾经萦绕在父亲张丽生心头的谜团,才一一解开:国文老师潘模和原来是化名,本名叫潘漠华。当年离开沧州后,他先后在北平、张家口等地开展革命活动,1933年任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1934年2月,他第四次被捕,在狱中组织同志开展绝食斗争,被敌人凶残地杀害,壮烈牺牲,年仅32岁。

他一下子想起了潘漠华的诗篇《再生》:我想在天明时我的生命/再吹起我嘹亮的号角/重招拢满天的星/重画出满天的云彩/我想停唱我底挽歌/想在我底挽歌内/完全消失去我自己/也完全再生我自己。重诵先生诗篇,张丽生不禁泪眼婆娑。

潘漠华在沧时间不长,经他发展的党员,后来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其中,就有张丽生的不少同学。刘杰,1931年在沧县二中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二机部部长、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中国核工业奠基人之一;刘建勋,1930年在沧县二中读书,1931年入党并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西省委第一书记、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等职;李鼎声(李伟),1931年在沧县二中高中2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1938年参加八路军,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少将军衔……

这些人中,最让张丽生念念不忘的,还是沈士敏。因为他与沈是同学、发小、挚友、近邻。他一直猜测,沈士敏走上了革命道路,但不能确定。直到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早在1931年,潘先生从学校到他家或者沈士敏家走访聊天时,沈士敏就逐渐坚定了信仰,走上了革命之路。

90多年过去了,父辈的故事,如今还深深印在张英林心中。他带我们参观张家院里父亲的书房,寻访沈宅,还有他的母亲、沈士敏的夫人曾一起工作过的宏仁医院旧址……

不长的运河古巷,我们走了很久很久。几步一个故事,几步一位人物,几步一段红色情愫。

其中,有革命先驱的秘密集会,也有风起浪涌的抗日救亡爱国运动;有北大才子、湖畔诗人的浪漫篇章,也有点亮信仰之火的谆谆教导;有男人为国为民赤子情怀的铁血豪情,也有女性用温情抚慰凉薄的世道人心和生命不能承受之痛;有薪火相传的热血传奇,也有从普通人到播火者、从追随者到领导人的信仰远征。

滔滔运河水不舍昼夜,时光如流,逝者如斯,惟有情怀常在,思想常在,精神常在。

2022-07-01 运河古巷中、百年老宅里,曾留下过早期共产党员播撒革命火种的身影,也留下了跨越一个世纪的师生情、挚友情、邻里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1573.html 1 百年老宅深藏红色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