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好友们,咱家的杏儿熟了,有想吃杏儿的,来摘吧!”前些日子,二哥在微信群里吆喝起来。
二哥在老家的这棵杏树,已经长了20多年了,树干粗大,树冠遮住了半个院子。在二哥的精心管理下,杏树长得非常好,每年能产三四百斤。每年一到杏儿成熟时,二哥就开一个“采摘节”,让大伙儿体验采摘的快乐。
我二哥在县城住,平时不回老家。为了举办这个“采摘节”,他特意开车从县城回到了老家,还让老家的妹妹备好了桶、盆和塑料袋,方便人们采摘。
门一打开,人们看到杏儿压弯了枝头,红红的,一串一串的,非常好看。采摘的不只亲朋好友,还有邻居们前来捧场。大人摘上面的杏儿,孩子们摘下面的杏儿,边摘边吃,欢声和笑语在院子里回荡。
二哥家的“采摘节”有一个规矩,那就是谁摘的,谁就可以带走。当然,看到有人摘的少一些,别人也会把自己摘的匀给他一些。看着大家满满的收获和满满的笑脸,二哥非常高兴。
“这杏儿成熟期比较短,自己家也吃不了。不如让大伙儿一起来摘,图个乐和,也不浪费。”二哥说。
其实,在我们老家,有许多村民家院子里有果树。每到成熟的时候,大家都喊大人孩子们一起来摘,一般不会吃“独食”。
除了夏天摘杏儿外,大哥、二哥家还种了石榴。每当石榴成熟的时候,自然也叫大家一起来摘。
每年这时候,我们都回老家一趟。一是让孩子体验一下采摘的快乐,二是回家跟他们聚一聚。
老家这个“采摘节”,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也非常感动。我喜欢这个“采摘节”,它发扬了老家的优良传统,拉近了朋友和邻居的关系,使乡亲们更加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