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运河水,悠悠一城景。随着我市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运河旅游已成了当下市民假日休闲的不二选择。深厚的文化内涵、迷人的田园风光、新颖的文旅项目……立足区位及特色,我市不少现代农业园区在加强运河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也打造出了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地”,让新时代的运河有魅力更有人气——
致敬传统
文旅携手有好戏
人人都知吴桥有闻名世界的杂技文化,殊不知,在吴桥县曹洼现代农业园区,酒文化也名声在外。
竹影斜斜曲径深,波光粼粼映花荫。各色美器诉往事,多味佳酿醉来宾……盛夏时节,走进园区的酒章文创园,工人们正忙着选水、备香料,准备着入伏制曲。古朴的地缸井窖、裹着“红头巾”的酒缸,仿佛让人置身旧时酒坊。
“吴桥酒头酒工艺始于明清年代。当时,曹洼乡这一带普遍酿酒,明末工部尚书范景文曾在《北吴歌》写有‘家家酿酒泛黄花,初熟携将问狭邪’。”酒章文创园负责人卢鸣峰娓娓道来。
他说,酒文化能在这里盛行,一是得益于临近运河水系,水源丰富。再就是吴桥自古便是重要粮食产地,酿酒原料丰富。发扬古酿文化,卢家几代人致力于传承、发展原生态酿酒工艺,让这醇厚原酿得以在历史长河中留存。2017年,酒头酒酿造技艺还入选了市级非遗名录。
让这老酒、老味、老口感为更多人所知,酒章文创园建起天酿坊,再现当年范景文的范氏酒坊酿酒场景。如今,来这里参观酿造工艺,一品醇厚酒香,已成为京、津、冀、鲁多地游客的假日选择。
旧时,酒头酒随运河漕运被送到京津等大都市,为此,酒章文创园还别具匠心还原运河老物件、老场景,再现那些伴着运河航船、江湖艺人在运河码头上打场子撂地的场景。
弘扬酒章文化,在这里,还有一座世界最大的酒器具博物馆,曾创造了世界吉尼斯收藏酒器具造型样式数量最多的纪录。从脸谱到生肖、从扇面到书本、从火箭到山形……进入臻艺酒器具博物馆,3万多件别具一格的酒器具一定会让你叹为观止。
在酒章文创园,还能感受到浓浓的“清廉文化”。一踏入文创园大门,即可看到“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在“二不尚书”范景文纪念馆,范景文清正廉明的事迹更让人心生敬畏。
近两年,这里还建起红色文化展览馆、重走长征路等经典景点。漫步其中,游客们可沉浸式体验革命历程,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致力于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我们还建起大润智慧农业生态园区,发展生态果蔬采摘,并计划以此为基础,整合周边乡村的民俗资源,打造康养基地,提供健康文旅好去处。”卢鸣峰说道。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位于园区的岳庄村同样瞄准乡村文旅产业,建起谷物文化馆、民俗广场、特色民宿、岳飞纪念馆、岳庄村史馆等景点,勾勒出了一个融文化、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
新桃亮相
“运河桃源”引人醉
夏风吹红了桃子的脸蛋,更吹热了沧县捷地乡桃实现代农业园区的人气。眼下,园区位于大运河畔的千亩桃园陆续进入采摘季,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桃实现代农业园区是集果蔬种植、休闲农业、餐饮服务、养老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核心区位于捷地回族乡傅家圈村,此地人称“福圈”,地处享有“醒龙镇”美誉的京杭大运河迴弯处,水土丰沃,因种桃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
沿迎宾大道傅家圈牌坊驶入运河堤顶路,未进桃林,路边展牌上的“明星桃”就已让人垂涎。6月成熟的“红油王”“黄油王”;7月成熟的“风味皇后”“白如意”;8月成熟的“黄中皇”“绿洲一号”……桃园负责人付宁笑迎过来:“我们有1000多亩桃园,引进了12个新品种,软桃、硬桃、油桃、毛桃都有,基本做到品类全覆盖。”
再来到桃林旁,堤顶路上已满是汽车“长龙”。林子里,游客们挎着篮子悠闲漫步,看到心仪的桃子就纳入篮中,不一会儿,红彤彤、黄灿灿的桃子就堆成了“小山”。
每年的6月底到10月底,这样热闹的采摘景象,在园区已成了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夏日硕果压枝惹人爱,春日桃之夭夭更是让人醉。阳光明媚,粉里透红的桃花一朵挨着一朵,挤满整个枝条,微风拂过,香味扑鼻。游客们置身这浪漫粉红中,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
付宁说,为给游客们带来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园区还特意引入了一个名为“龙柱碧桃”的新品种。每到开花时,桃树如同花柱般,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桃林”。
感受完采摘闲趣,游客们并不急着离开。顺着堤顶路的步道蜿蜒向前,草色青青,朵朵月季无畏酷热,恣意绽放芳华。绿树丰茂,合力为堤顶路打起“遮阳伞”。绿荫下,骑行的游客悠然掠过。
河边的树林里,一家人正张罗着铺开地垫,搭起帐篷。小朋友在草丛里穿梭,不时欢喜喊道:“妈妈快来,这儿有好多蚂蚱。”还有游客只静静地坐在林下,任河风徐徐拂面,眼中,满是一池碧绿的惬意。
春日百花盛开,夏秋硕果累累,河边风景如画……以运河为主线,以各类果园、林木为依托,沧县捷地乡桃实现代农业园区俨然成了市民们休闲的“后花园”。在这里融入自然,放松身心,已成了不少市民周末休闲的必选动作。
园区人气“暴涨”,如何让这片田园风光更亮眼,更受欢迎?
“村里建起了农家乐,游客来了不光能摘桃,还能品尝地道的农家美味。我们还鼓励村民发展民俗,让人来得了、住得下,沉浸式享受田园生活。以后如果能获批旅游项目用地,我们还要发展休闲康养,让热爱乡村生活的人能一年四季都在这‘桃花源’中休养生息。”在付宁的规划里,这片“运河桃源”越来越诱人。
农业研学
亲水文化嗨翻假期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让人提不起出屋的念头。可在沧县姚官屯乡香海蝉林现代农业园区,却别是一番清凉天地。
香海蝉林现代农业园区地处沧县姚官屯乡高官屯村,规划面积5000余亩,是以田园自然风貌为基础,融合特色运河乡村文化及现代农业、水上乐园、研学培训、休闲度假、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花草掩映,鸟鸣啾啾,走进香海蝉林现代农业园区,清澈的湖水犹如一面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微风吹过,泛起阵阵涟漪,碧绿清冽,沁人心脾。
“以前这是片荒凉的废砖窑,经过园区改造后,通过吉祥渠与运河相通,让死水变成了活水,可游船、垂钓。因水面整体形状如一个平置的如意,故取名为如意湖。”园区负责人刘智荣说,立足运河水系资源,他们正以这片天然水域为脉,打造让人流连忘返的亲水文化休闲园区。
正说着,前方突然传来阵阵欢笑声。顺着指示箭头望去,原来是水上乐园。
循声走去,水花扑面而来,只看着就爽意十足。瞧!造浪池中,游客随水浪上下翻腾,享受被浪花冲击的快感。突然,一股巨浪席卷而来,只听见尖叫声一片。
“嚯,太壮观了!”众人不禁感叹。再看高速滑梯上,游客正飞一般地冲下来,尽享清凉和刺激。
“戏水休闲还只是我们依托运河生态打造的多个文旅项目之一。从园区规划之初,我们就以文化为纽带,以‘圃园结合’创意开发为特色,引进‘体验经济’发展理念,将这里分为研学教育区、休闲娱乐区、生态种养区和康养度假区四大功能区,让人们在玩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听刘智荣这一说,大伙儿的兴致更高了。
乘观光车沿环湖路行驶,路边满是中药材植物,这是园区精心打造的“百草园”。枸杞、板蓝根、红花……别看这一株株小小的植物不起眼,品种却很丰富,足有上百种之多。
来到农耕文化体验区,木锨、石磨、斧子、耙等老物件更引人注目。“这木锨以前是扬场用的。过去没有联合收割机,收麦子都要靠人工。过去吃的面粉都是用石磨磨,磨袋面可不容易了。”这些老“古董”,好似在默默诉说着旧时的农耕记忆。
“百草园”周边,还有学农实践基地、拓展基地、国防教育展示中心,都是让人长知识的好地方。
徜徉园区,移步皆景,处处令人流连忘返。接下来,园区还要进一步将生态改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到一起,推动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