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3日
第06版:06

昔日河边荒地 今朝收获甜蜜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田志锋

眼下,正值桃子上市俏销时节,泊头市洼里王镇后八尺高村边的桃林也喜获丰收。

一个个光鲜红润的油桃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体验。桃林间,还有十几位农户正采摘、装筐,忙得不亦乐乎。

“你瞧,这桃儿不光好看,而且清甜多汁,挺好吃了。”“快过来,这边的桃不一样,是另一个品种,也挺甜了。”游客一边摘果,一边呼朋唤友,让丰收的果园,更添了几分热闹气息。

“咱这桃园就在村口边,守着公路,交通方便。旁边是清凉江,环境也好。现在一到6月底有桃儿了,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不是来收桃的,就是自己摘桃吃的。要是搁以前,哪成想能这样?”看着高兴游玩的人们,后八尺高村党支部书记段玉海也被这快乐感染。

也难怪他如此感叹,将思绪倒回到几年前,这片河滩地还少有人问津。

彼时,虽然此地毗邻清凉江,但由于河沿上并无道路,而且各地块零散不整,原先虽种了不少杂树、枣树,但村民们的管理热情并不高。再加上洼里王镇的铸造、运输和环保除尘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对这片土地少了兴趣。

“这地挨着河边,灌溉条件挺好的。要是大伙儿都不种,扔了怪可惜的。”2017年,后八尺高村“两委”开始琢磨着,把这些没人种的小地块儿集中整合起来,变废为宝。

300多亩地,虽然不太多,但涉及到的户家可不少。决定整合利用后,后八尺高村“两委”一户一户地做工作,最终,以每亩地500元的价格流转了过来。

“谁承包这地,就种桃树,咱打造十里桃花堤,春天赏花,夏秋摘桃,有人气又有效益。”将整合好的土地再分包给想经营的农户,后八尺高村“两委”还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为此,段玉海还做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不光参与承包了20亩地桃林,还自己开车去到河南、山东等地的果树研究所,考察桃子品种。

早油桃、突围桃、中油7号……各式各样的新品种,都被他“领”回了家。虽然在当地看着都不错,但也不是哪一种都能适应泊头气候。前几年,就有一些品种因为不耐寒,被冻死了。来年春天,段玉海又重新嫁接了更加优良的品种,断断续续地一共试种了35个品种。

段玉海开了头,村民们承包的积极性也高了。不少原来在外跑车的中年人,都加入到了种桃的队伍中,换个“赛道”继续挣钱。为了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后八尺高村“两委”也注重对村民们的引导,除带动大伙儿种植含糖量高的品种,还注意错开成熟期。

头年引个接穗,接到大树上,第二年就能挂果;品种多、甜度高、口感好,顾客认同度高,还有商超专门来收货……几年间,后八尺高村的桃果产业越来越红火。现在,沿着村边的桥向西走去,桃林长达2000米,成熟期从6月开始,直到11月才结束。

“经过精心管理,一亩地产2000公斤桃没问题。走大市场,一公斤卖3元钱,一亩地能落下1万来块钱。要是走采摘,售价还要再高一些。”段玉海说,河滩地被再利用,一个个致富果坠弯了枝头,成了名副其实的“甜蜜果”。

2022-07-13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田志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3504.html 1 昔日河边荒地 今朝收获甜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