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3日
第07版:07

一泓清源水长流

本报记者 齐斐斐

走进夏日的清源水厂,郁郁葱葱,水流潺潺。刚刚下班的员工们,三三两两地来到职工书屋,有的拿起专业书,研究水电机器方面的技术问题;有的拿起小说,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节中;有的拿起生活类书籍,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清源水厂隶属于沧州供水排水集团有限公司供水公司,自2002年建厂以来,在保证安全优质供水的同时,还坚持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今年,清源水厂被评为沧州市“书香企业”。

24小时“职工书屋”

这是一个特殊的读书群体。水厂承担着半个沧州市的供水任务,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长江水进入水厂的那一刻,他们就担起了沧州市最大的民生重任,一丝不苟,日夜守护。以水为伴的日子是单调枯燥的,但从水的精神里,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激情、沉淀与包容。

谈到水厂职工书屋的建设,厂长刘阳说,供水公司多年来一直注重文化建设,每年都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2015年,为改善员工学习条件,优化员工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在清源水厂建立了职工书屋。建立初期,为了充实书屋,职工们积极参与,献计献策,除购买图书外,集团公司和水厂员工都自发捐赠了部分图书。一间50平方米见方的书屋里,配备了书架、电脑、桌椅、棋类等,现有各类图书及杂志共计3000余册,图书内容涵盖了文学、生活、科技、政治、法律等方方面面,成为员工们学习放松的好去处。

由于水厂职工的工作特点,图书室实行24小时开放、全年无休,极大地方便了干部职工的借阅和学习。

书香洋溢“有借有还”

刘阳说,为规范借阅环境,水厂制定了图书借阅规章制度,建立了图书借阅台账,并安排职工专门负责书屋的日常管理。

水厂努力把职工书屋打造成职工交流思想的阵地、丰富生活的园地,不断丰富书屋的内涵。他们以书屋为依托,定期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交流活动,职工们互相交流并推荐自己阅读过的书籍,谈读书感悟;共读一本好书,每月员工都要结合所阅读的书籍书写读书心得,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特殊节日,举办玫瑰书香诵读活动,每年3月份,公司女职工选择喜欢的作品进行诵读和交流。通过学习型企业建设活动的持续推进,员工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2021年底,水厂职工书屋再次升级,被沧州市总工会评为“市级职工书屋”。市总工会为书屋配送了600余册图书,内容涵盖了历史、专业技术、散文诗集等八大类别,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书屋的藏书内容。

“书开四季”水长流

读书扩大了员工视野,培育了员工们爱读书交流的学习意识,自成立书屋以来,阅读学习已成为职工业余生活的一部分。

何丽是一名运行班长,水厂建立之初就在这里工作。自从建立起职工书屋,她感觉工作更快乐了,生活也有了更多色彩。她喜欢饮食和艺术,只要是当天上班结束后,她都到书屋看会书、学道菜。学会了就给水厂食堂帮忙,逢年过节给员工们做出过不少精细的饭菜。她喜欢朗诵,对文字的理解也多获益于读书,在每年的春节、“三八”等节日,都要精心编排节目,不断提高自己、展示自己。

安全管理员任吉业十分好学,对安全技术深入研究,如数家珍。他说水厂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水电技术、安全管理等知识都得全面掌握,每天的学习探讨必不可少,职工书屋便成了他读书学习的主阵地。因勤奋好学,专业知识广泛且扎实,在集团每年组织的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为了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他还在书屋借书给妻子看,夫妻一同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马蕊是一名普通的运行科员,她经常陪伴孩子读书,书屋的书就是她和孩子的精神天地。小说、科教、人物传记,只要是正能量的书,她都仔细阅读,并书写读书心得。

书常读,水长流。相信清源水厂的每一处不仅会花开四季,更会书香满园。

2022-08-03 本报记者 齐斐斐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5419.html 1 一泓清源水长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