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6日
第03版:03

我们,不会让老人孤单

——新华区荣官屯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的故事

本报记者 邢 程 本报通讯员 徐 倩

“大娘,您放心吧,只要有我们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新华区小赵庄乡荣官屯村老党员郭录胜、张树新紧紧握着穆国英老人的手,像和自己老母亲说话一样。几十年来,他们几乎每周都去她家,看看老人有什么需求。如今,老人唯一的亲人也过世了,他们更把老人视为自己的亲人。

穆国英今年85岁了,家住荣官屯村。多年来,穆国英和患有重残二级、尿毒症的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比较困难。

交水电费、买米面、修电视、通下水管道……穆国英家中的大事小情,都是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帮着解决的。郭录胜是原村委会委员,张树新是现村委会委员,他们重点帮助穆国英,与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老人遇到什么困难,总会给他们打电话求助,两人也总是有求必应。

前段时间,穆国英的儿子因病去世,当时是凌晨2时,穆国英没想那么多,立即给郭录胜打去电话。郭录胜在电话里安抚了老人,立刻喊上张树新,一起赶往医院,帮助穆国英老人料理儿子的后事。在医院里,郭录胜、张树新跑前跑后,来回往返,终于将手续办理完毕。炎热的夏天,他们拖着疲倦的身体,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流。

几天前,穆国英在收拾儿子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两张存折,这是母子俩省吃俭用留下的。如今儿子不在了,穆国英想把存折改成自己的名字,却不知道怎么办理手续,于是再一次找到郭录胜和张树新。

他们二话不说,骑车就奔向银行,与银行工作人员多次协调沟通后,终于将这两张存折过到了穆国英的名下。当拿到存折的一刻,穆国英紧紧握着郭录胜和张树新的手,激动得泪流满面,不知说什么好。

“虽然现在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但是他们俩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他们常会来家里,帮我收拾得干净利索,和我唠嗑。”穆国英说,这么多年,多亏了他们的帮助,她感到很温暖。

“我们认下这门亲,不会让老人孤单。我们会像她的孩子一样,关心她、照顾她,让她过得安心、过得舒心。”张树新和郭录胜说,作为老党员,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2022-08-06 ——新华区荣官屯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5777.html 1 我们,不会让老人孤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