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9日
第07版:07

数字指引 塑包产业重塑供应链

本报记者 吴 梦 本报通讯员 孟 悦

陈英华 摄

东光塑包产业拥抱数字经济,通过智能化生产,提高产品生产技术和效率,开拓电商销售,打造爆款产品,助推生产和销售端快速发展,占据国内塑包电商销售40%市场

一条视频引爆一款产品

8月14日凌晨,东光县的沧州嘉诚塑业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班生产塑包产品。

“今天,公司推出一条短视频,没想到一下子产品爆单了,仅在拼多多平台上,就接到3000多条订单,一下子打乱了工厂的生产节奏。为了能按时发货,我们重新组织人员连夜加班生产。”公司总经理马治国难掩心中兴奋。

嘉诚塑业的红火只是东光塑包企业拥抱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如今在东光,众多塑包企业开始融入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正在深入各个工业门类,受应用场景所限,服务企业率先利用数字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之后服装、日用品等轻工业企业开始进入,现在数字经济正一步步深入塑包、管道、高端装备制造等传统工业企业。”河北尔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张伟说。

马治国在塑包产业内耕耘20年,经历了多个发展周期。塑包产业技术迭代较慢,企业发展更多倚重销售端,加之下游客户多以食品、日化企业为主,之前销售以地推为主,资金、人力成本高,产业发展较慢。近年来,很多塑包企业开始试水数字经济,尝试通过电商渠道实现产业突围。

“我们5年前开始尝试电商销售,当时入驻淘宝平台,通过电商将产品送到消费者面前,由于去除了中间商,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同时与消费者直接对接,产品需求反映更加快捷,因此带动工厂产能连年增长。”马治国说。

尝到了数字经济的红利,嘉诚塑业开始电商全渠道营销,公司很快入驻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今年初还加入了短视频销售大军。

大数据 在100多款产品中寻宝

“现在数字经济正融入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马治国说。

数字化转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从应用层面深入到企业经营的底层逻辑,重构了企业的连接、规则、决策等方方面面。从开始的品牌交互,到整个销售环节中体验式的交互,最后到售后的安装,还有整体的长期端到端的跟进服务,不光要顾客满意,还要顾客信服,所以企业正基于数字化,构建针对顾客信服体验的全套数字化营销和服务体系。

为提高消费者体验,现在东光塑包企业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尝试重塑供应链。

“我们主要为国内众多服装企业提供塑包产品,之前拥有100多款产品,对原料采购、生产、仓储带来很大压力。通过大数据,我们在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开始在100多款产品中寻宝。”沧州海澄包装公司销售总监刘斌说,“就是找出产品线中销售最好的10款产品,通过数据模型加以分析,找出他们的共性和不同,再将数据筛选出的流行元素加入其中,打造出时尚的塑包产品。”

“之前,都是客户将产品样板交给我们生产,现在翻转,是我们拿出设计样品让客户挑选。”刘斌展示一款新颖的塑包产品。

握有产品设计主动权,进一步提高了定价话语权,让海澄公司受益良多。

借力大数据,让朴素的塑包产品更具时尚感,也让生产工艺更加智能化。

走进嘉诚塑业生产车间,生产设备正在快速运转。现在塑包生产线大量使用数字技术,使得很多生产工艺都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塑料颗粒放入料仓后,设备就能自动吸料,颗粒经过加热拉伸成薄膜,再经过印刷机穿上花衣服,后进入无溶剂复合机完成上下两层薄膜粘贴,形成一个个塑包产品。

“目前,正在运转的是数字化无溶剂复合机,采用国际先进的无溶剂复合粘贴技术,全程无需人工操作,每分钟生产300米,是传统设备的2至3倍。”马治国说。

塑包企业通过拥抱数字经济,让自身在销售端和生产端实现了快速发展,助力东光塑包产业在国内市场快速崛起,占据国内塑包电商销售40%市场。

走出去 供应链成不可承受之轻

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后,现在东光塑包企业开始尝试角逐国际市场。

“之前,塑包企业较少关注外贸市场,因为国外客户采购量较低,物流成本高,时间成本也高。”一位资深人士说,“现在,利用数字技术,很多塑包企业通过外贸公司或是跨境电商平台,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与跨境电商平台相比,马治国更倾向通过短视频拓展国际市场。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短视频在欧美国家深受欢迎,同时近年来国内短视频平台出海,已经建立起可靠的销售基地,并在业内形成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平台,轻松发布作品,用短视频打开国外市场,资金、人力、时间成本都较低。这与传统外贸渠道相比,资金安全度也高,正越来越受到中小卖家青睐。”马治国透露。

在嘉诚塑业进军国内电商市场的同时,马治国通过建立外贸公司瞄准国际市场。“目前,我们正尝试通过抖音和阿里国际站两个平台开拓国际市场。”

同时,马治国也表示出担忧,供应链不足成为制约企业快速拓展国际市场的瓶颈之一。

“我们主要生产食品塑包产品,产品线超过100款单品,电商发货周期短,要求商家必须备有相当数量的现货,因此仓储压力大。而且一旦一款产品爆红,很快就会售罄,工厂如果无法短时间内补库存,按时发货,供应市场,将直接威胁企业生存。我们一个爆款一天就接到3000多单,仓库搬空后还要连夜赶工生产,如果是国际国内双市场,对企业供应链的考验将更严峻。”

2022-08-19 本报记者 吴 梦 本报通讯员 孟 悦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6961.html 1 数字指引 塑包产业重塑供应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