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4日
第06版:06

东光县仉王农技科普协会:

科技惠农34年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席国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初秋时节,来到东光县大单镇仉王村的地头,绿油油的黄瓜架排排站,翠绿的黄瓜吊坠藤蔓,甚是喜人。

这是仉王农技科普协会改革传统种植模式的硕果。这些年,向专业化种植发展,协会组织种植能手到山东寿光及青县蔬菜基地参观学习,结合本地实际,闯出了一条种植错季黄瓜的致富路。

“小麦收获后,不少农户就不种玉米了。麦茬地闲置半个多月,再整地种黄瓜。由协会为农户提供种子、专用肥、植保等技术管理措施,8月初就有黄瓜上市。管理好了,亩产5000公斤黄瓜没问题。”协会负责人牛文全说,错季种黄瓜,遇到市场行情好的年份,农户亩收入能达1.2万元,即便是行情一般时,收入8000元也不是大问题。

提起效益,牛文全喜上眉梢。可他这股高兴劲儿,却不是为了自己。原来,随着城镇化发展,不少人外出打工,愿意留在土里耕种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可以说,这部分人也是真正以土地为生的人。”所以,想方设法提高土地收益,让大伙儿都能奔个富裕日子,就成了仉王农技科普协会的目标。

其实,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种子,早在1988年便种在了牛文全的心中。那时,他放弃乡政府工作,回村办起全县第一个科技服务组织——东光县仉王农业技术推广站时,就下定了决心:“普及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繁育、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引进新项目、新产品,让土里也能刨出‘金子’。”

从成立之初,农技站就始终向高科技产品要效益。紧密联系科研单位和相关公司,不论是种子、肥料、农药,只要是能帮助农户增产的,协会第一时间引进、试验,待到成熟后,及时在农户中推广,让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和市农科院合作搞小麦繁种,亩均增收300元钱;推广秸秆还田,将两季粮食亩均产量由750多公斤提升到1250多公斤;试验春玉米起垄覆膜种植,探索控草、节水新型种植模式……这些年,虽然工作条件艰苦,可牛文全和他的科技小组一直扎根在田间地头,用科技助推农业创新发展。在技术站的小规模基础上,2019年,牛文全还建起了东光县第一家农村科普协会,让农技科普更广泛、深入。

带头人释放榜样力量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创新靠人才。别看仉王农技科普协会诞生于一个寻常村庄中,可他们对科技人才太渴求了,也深深明白,人才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为营造全民学科技、全民懂科技、全民用科技的氛围,仉王农技科普协会还创新了“科技创新奖”“高产状元奖”等多项科普活动,带动农户们争当科技带头人。

农户牛景臣,便是在科普活动中脱颖而出的科技带头人之一。

当时,一心想要致富的他,把目光瞄向了蛋鸡养殖。可仉王当地并没有畜禽规模化养殖的传统。科普协会得知后,多处打听,为牛景臣牵线搭桥,帮着他去外地养鸡场参观、学习技术。

有了技术做支撑,牛景臣尝试着建起两座养殖棚舍,成了2万多只蛋鸡的“大管家”。协会还请来专业技术人员示范,怎么科学管理、合理饲喂、及时防疫?随着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牛景臣的蛋鸡病死率低了,产蛋率也连连提升,行情好时,可年收入15万元。后来,他不光成了全村炙手可热的养殖能手,还带动起了20多家农户成为养殖专业户。

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的错季黄瓜,则是致富带头人赵向河引入的。去到山东寿光参观,他发现,同样一根黄瓜,错个季节上市后身价倍涨。回到仉王后,就着手研究起露地黄瓜种植,率先创下了大田亩产收入超7000元的纪录。其后,农户们纷纷加入到错季黄瓜的种植队伍中,收入连连攀升。

这些年,仉王村时常有种植能手和养殖大户受到协会奖励,获得科技书籍、优质农资等实用奖品。榜样的力量,让农户们看到科技兴农的前景。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仉王农技科普协会中,成为产业兴旺发展的生力军。

农技科普路没有尽头

“大伙儿注意了,现在正是玉米穗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到了生长中后期,玉米螟等病虫害多发。尤其是近期降雨量多,气象条件有利于病虫害发生,一定要注意进行‘一控双提’技术……”清晨,还不到6点,牛文全便来到了科普协会。他熟练打开设备,认真广播着准备好的玉米管理注意事项。此时,仉王村上空,科普音频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响亮。

“打铁还需自身硬。农业要想有个好收成,关键在防,实在防不住了,也要对症下药,这就需要大家对技术胸有成竹。”所以,这些年,科普协会一直把学习农业先进技术作为头等大事。每年,他们都会针对不同农时搞技术讲座,随时印发科技资料,开展科技下乡、科技赶大集、科普宣传日等活动,聘请技术专家讲课培训。

这两年,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牛文全还组建了“仉王农业技术科技服务专业群”,在周边每个村都吸收了10余名种田大户、科技能手入群,普及、交流科学管理技术,为大伙儿答疑解惑。

让农技宣传更“亲民”,多才的他还创编了二十四节气歌谣,用顺口溜接地气的方式,让人们了解啥节气该干啥农活儿。

别看牛文全已65岁,可在农技学习与科普这条路上,他好像不会疲倦似的。科普协会也因此成了当地和周边农户信赖的“娘家”。

不过,看到现在愿意坚守土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牛文全也没少发愁。为此,他特别注意在年轻一代中培养“接班人”,一起参加科技培训,深入地头生产实践。这一切,只为将农技科普之路,一直延续下去。

2022-08-24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席国成 东光县仉王农技科普协会: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7361.html 1 科技惠农34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