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5日
第05版:05

“北方健者”郭风惠

杨 蕊

郭风惠(中)与弟子们

河间郭风惠,南开大学创办者张伯苓誉之为“狂狷中行,有教无类。历年卅三,春风普被”,另一创办人严修(范孙)誉之为“北方健者”。他在军事、文学、历史、法学、哲学、教育、美学、医学等领域均有较深造诣,故桐城学派代表人物吴北江赞其“前后五百年亦恐无敢与之争席者”,状元刘春霖称其为“哲匠翘材”。

华北神童 河间才子

郭风惠通晓德、法、英多国语言,对西方文学史、哲学、美学都有研究,能用英文写出很好的十四行诗。他是一位天才的书画家,一位悲悯的诗人,一生跌宕起伏,颇具传奇色彩。

他父亲郭连域是光绪年间拔贡,与刘春霖、溥仪老师陈宝琛、教育总长傅增湘等为至交,藏书甚富。郭风惠6岁开始读书;7岁,乡贤孙品三教他古文及旧体诗;8岁,两首大气磅礴的颜体自作五律命题诗,令刘春霖大为惊叹;9岁,为河间府衙绘制丈二幅的花鸟画四条屏,人誉“华北神童”。郭风惠在河间官立中学堂上学时的老师张季铭有诗赠他:诗已可传年正少,天将降任志能堪。20多岁,在京津地区便得了“河间才子”大名。

郭风惠考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法律学科后,诗文多见诸于《大公报》《益世报》,得到津门宿儒严修的关注,常在一起畅聊诗书。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转入北京大学,郭风惠又在北京大学继续学习,以优异成绩获法学、英语博士学位。29岁就当了绥远、察哈尔两省的教育厅长,后来任河北省政府参议、冀察政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北平教育局长、二十九军少将秘书处长、省立河间第三中学校长等职。日军侵华期间,郭风惠入宋哲元部,与抗日将领张自忠、赵登禹、佟麟阁交往密切,后遭日军通缉流亡,避居香港,潜心诗词、书画。新中国成立后,定居北京,以书画自给。

篆籀入画 燕赵风骨

郭风惠是以书入画的成功者之一。刘春霖说:跟郭风惠比,我的书法只是小摆设。郭风惠的大写意画,是用篆籀之笔写出来的,以传统文化为滋养,诗情、画境、书骨相得益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最为精彩之处,就是“诗书入画写精神”的文化内涵。

郭风惠的书画多“燕赵豪气”,落款中常署“河间郭风惠”,并曾用闲章“燕赵老民”,笔下满是北方的苍茫。他对帖、碑多有涉猎,入手于颜、柳,上溯至秦汉篆隶、六朝碑刻,榜书偏爱颜鲁公,小楷有褚遂良风神,草书得何绍基精髓,在书坛独树一帜。他善用鸡毫笔书写行草书,魏碑、唐楷、篆隶也游刃有余,苍润枯湿,圆劲遒婉,是苏轼以后用鸡豪笔较有成就者。

上世纪60年代,《人民日报》曾专题介绍陈云诰、郭风惠、陈半丁、溥雪斋、郑诵先、沈尹默等十位中国著名书法家,又在北京电视台开办书法讲座,讲解结构、颜体特点及书写方法等,得到广泛认可。他的书法多见于名胜古迹、报纸杂志,曾在北京和平饭店举办个人书画展。抗战前,郭风惠登临泰山,写下“登泰山”三个大字,每个字两米多大,气吞山河。抗战胜利后,北京长安门改名复兴门,邀请郭风惠题写匾额,颜体书写,浑厚庄严。京津两地不少老字号的匾额,也都留下郭风惠遒劲有力、体势浑厚的墨宝。

郭风惠的画最初学孙品三写意花鸟画的雅健,他善于以简括洗练的笔墨状物传神,画翎毛花卉苍鹰八哥等,寥寥数笔,形神兼备,真是“秃毫着力熔成铁,剩墨传神惜如金”。他以传统为根,将徐渭、陈淳、八大、李鱓、李方膺、华喦、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等人的笔墨意趣,融汇到作品中,色墨俱佳。以前人为镜,以造化为师,最爱天然稿,足迹遍神州。

新中国成立后,郭风惠被安排在北京美术公司从事国画创作,投身于文化建设。1956年,日本准备派书家访华,周恩来总理急招陈云诰和溥雪斋、郭风惠等,议定由郭风惠、郑诵先代表中国书家出面与日方交流。访问结束后,他开始组建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由周恩来总理亲任名誉社长。后来他多次与日本书法访问团交流,作品多次赴日展览。

1957年,郭风惠与汪慎生、徐燕荪、王雪涛等十几位知名画家合作巨画《和平万岁》,大家各展绝技:汪慎生画杜鹃花并题款,郭风惠画玉兰花、蝴蝶花,徐燕荪画松,王雪涛画牡丹,胡佩衡画山石,马晋画鸽子,董寿平画竹叶草,李鹤筹画流泉,高希舜画竹,郭味蕖画藤蔓,翟奉南画兰草。巨画是为中国建在莫斯科的北京饭店创作的,用了两张丈二整纸还不够,大约有150余平方尺,是名副其实的巨作。

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郭风惠受周总理之托,题写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牌匾。当时他已是癌症晚期,目近失明,却提笔有神,一挥而就。因强调“不突出个人”,匾上没有落款。牌匾悬挂后,郭风惠问弟子谷溪:“写颜楷,意在方正饱满,以免花里胡哨,不知我书真能方正饱满乎?”第二年,郭风惠因病去世,一代风流,此为绝笔。

郭风惠是“稊园诗社”的骨干诗人,当时名流如傅增湘、吴北江、章士钊、张伯驹等皆在其中。一次诗社活动,启功说:风惠老伯好画、好书、好诗、好学问!郭风惠一生自作题画诗、论书诗无数,多隽永清新,奇巧自然,书理画论、人生感悟、自然生命皆能触发诗情。1939年,《风惠楼诗剩》出版,1998年,为纪念郭风惠诞辰百年,《风惠诗存》出版,收录其诗词手稿遗墨数纸。郭风惠为乡师白子明的《书法真传辑要》作序,详析书法之真要,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见拳拳之心意。

有教无类 君子不息

1919年,郭风惠北京大学毕业后,经教育总长傅增湘举荐,任教于北京国立艺专(中央美院前身),教授英语、西方美术史和中国花鸟画技法,李苦禅、王雪涛是那个时期的弟子。王雪涛之名便是1921年郭风惠所赠。在老师面前,李苦禅也从不敢画鹰,他们年岁相当,后来郭风惠自降辈分,跟二人以兄弟相称。

郭风惠学生中多社会才俊,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杨秀峰、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著名外交家刘贯一、生物学家牛满江、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谢瑞阶等,体现出郭风惠个人的艺术魅力和精神气场。他还曾在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北京四中、汇文中学、四存中学、畿辅中学、青年美术补习学校等处教学,为书画艺术的传承作出了贡献。

郭风惠是中国文人书画的代表,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曾与画家徐燕荪、胡佩衡、董寿平、刘继英等合作山水花鸟画多幅,还经常为秦仲文、李苦禅、王雪涛、吴镜汀的作品题诗配词。

1953年,我国向世界和平理事会赠送《屈原画像》,由徐燕孙绘制,郭风惠题诗:“腕下灵奇真独到,意中哀怨却相连。默听众口称无敌,千载离骚几笔传”。大气磅礴,切中屈原的爱国灵魂,为新中国在世界上树立了良好的文化形象。毛泽东六十寿诞,北京百名画家献上墨宝,郭风惠意笔写紫薇白头,表达一位书画家对领袖的热爱。

1960年,近现代书画大家秦仲文、吴镜汀等合作了一幅以“长征”为题材的巨幅长卷,请郭风惠题词一阕《满江红》:“地迥天高,莽河山,无人蹬越。充浩气,突围摧阵,凭陵百折。万古榛芜盘鹫鹗,千军饥渴吞毡雪,宿草原更照铁衣单,洪荒月。

井岗起,延安结。一年事,千秋业,看晦霾扫尽,晓暾红烈,壮士冲开褴褛路,画师觅得丹青诀,展冰纨,恍见汗濡衣,腾腾热。”

气势磅礴,撼天动地。

上世纪70年代初,秦仲文、王雪涛合作一幅怒放的梅花喜鹊图,最后请老师郭风惠题诗,此时三位先生皆已古稀之年,在那个特殊时期,积压许久的情绪爆发,郭风惠欣然执笔,以古风引经据典,写人状物,煌煌241言,记录下画家的凄美心境,感怀不已:“秦夫子,寿者徒,颜如童兮一发无。画笔倏然落苍鹘,千崖万壑如可呼,呼来腕底奇画图……久之忽觉寒起粟。只恐纸上老梅化作冻云飞雪花。”

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画兰高手彭八百独尊郭风惠,每有画作出,多请其题句。河间文化学者田国福藏有郭风惠与彭八百合作的《耆英双璧》册页,除二人书法、山水花鸟画作品,还有刘贯一的题字。那年郭风惠68岁,大胆写山,比之八大,豪纵有过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东城区北弓匠营胡同的“堞庐”,郭风惠狭小的寓所里常聚集很多名流,如陈叔通、郭宗汾、高树勋、秦仲文、杨秀峰、刘贯一、王昆仑、邓拓、刘仙洲、萧华、王雪涛、李苦禅等。

郭风惠德学名望甚重,在艺术上不倦地进取,常用一方“不息翁”的闲章自励,孜孜以求,创作不止。国家图书馆藏有郭风惠1963年书赠王世英的书法作品《录东坡新城道中诗》,已人书俱老。

馆中君子今何在,留得佳作传后人。河间郭风惠的诗书画艺术万古长青。

简介:郭风惠(1898-1973年),河间市郭家村人,寓居北京。原名贵瑄,字麾霆,45岁时更名清夷,字风惠,以字行于世,晚号堞庐、不息翁。民革成员,爱国人士,教育家、诗人、书画家。

2022-08-25 杨 蕊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7483.html 1 “北方健者”郭风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