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生巅峰
我是一只小鸡,从小就被告知产蛋是我一生的使命。妈妈说,长大些我会被送到鸡蛋生产基地,那里四季恒温但空间狭小,这对喜爱自由的我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当我来到位于黄骅市羊二庄镇大赵村的家东农场时,我恍惚了,妈妈的话也不全是对的。
农场占地200亩,其中100亩供小麦、玉米、苜蓿等大田作物生长,25亩是桃树林,25亩是桑树林,20亩草原供羊群嬉戏,还有其他设施用地。主人孙世刚一脸和气,他说,整个农场只要我能去的,都可以作为我的游乐园。“真的吗?”我将信将疑。
天一亮,看伙伴们“嗖”地一下飞出宿舍,我也跟着飞了出去。桃树林下,树叶遮着如同盖了一层纱,日光漏下来,也不觉得热;桑树下,桑葚落了一地,吃一口如品琼浆。
伙伴说:“这片桑林是主人特意为咱们种的,桑树浑身是宝,桑葚桑叶都营养丰富着呢!而且咱们老在外面,主人不放心,万一下起大雨,桑林就是一把把大伞,不然咱们就真成了‘落汤鸡’!”
“主人真是贴心!”我回应道。这句话打开了同伴的话匣子,滔滔不绝起来:“在吃食上,主人一点儿都不含糊。咱们农场所有的作物都不打农药,无论是草还是害虫,咱们想吃啥吃啥。到了冬天,主人就把地里打下来的麦麸、玉米给咱们吃,把咱们养得健健康康,吃嘛嘛香。”
和伙伴们交流完,我又跑到了庄稼地旁。一下午,我在水洼旁见到了小青蛙,还交了刺猬、蚯蚓等之前见都没见过的新朋友。它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到这里安家,只说这里住得舒服。
晚上,天黑了,我回到宿舍,开始美美地期待第二天的来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少人看了都表示羡慕,我暗暗想,这大概就是“鸡”生巅峰吧。
“全能”主人
我们这群小动物中,大狗大黄是老大,是跟着主人来这里开疆扩土的“老臣”。
2018年,大黄跟主人第一次来到这里时,这里只有一片庄稼地。农场要建设,大黄只得和主人一起在空地上搭帐篷建临时住所。
立秋后,天气渐凉,秋风也变得不客气,一下子把主人辛苦搭的帐篷吹得老远。无奈,主人和大黄只能在后面追。后来,铁皮屋建好了,主人在屋里加了个电暖气,一人一狗,依偎着到立冬前后,农场终于有了雏形。“风餐露宿”3个月,大黄心疼主人,主人却说:“军人退伍不褪色,这点苦算什么。”
原来,主人16岁时便离开大赵村外出当兵。2004年退伍后到央企工作,离职时年薪已四五十万元了。大黄不理解主人为什么抛了铁饭碗端泥碗,它不懂主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有多深。
在央企工作时,主人回过老家几次,老家变了,又似乎没有变。变的是年轻人越来越少,不变的是养育人们的土地依然在。主人相信,在农村也能有一番作为。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主人想回家乡搞建设,通过土地流转,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让主人下定决心发展绿色农业,从种养结合开始。
然而,主人没有种植和养殖的经验,一开始,没少让我们遭殃。
由于换了生存环境,第一批来到农场的小鸡出现了应激反应,相互挤来挤去,几天下来,死了400多只。主人又急又心疼,打听到得把小鸡人工分离才有效。于是,连着半个月,一到天黑,主人就和工人们在鸡舍前守着,一旦有挤压事件发生立即行动。这样,才阻止了死亡继续发生。
除此之外,主人还学会了给羊打针、接生等,几年来,成了全能“战士”。
身价倍增
什么样的人生算是有价值的呢?我不知道。但对于我这只小鸡来说,产出有价值的蛋就是我的价值所在。
主人说,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汲取了更多天然营养,所以鸡群健康、抗病性强,鸡蛋品质优越,一个能卖到3元钱,还得预定,供不应求。而市面上的普通鸡蛋,也就六七毛钱一个。有人说,这是哄抬蛋价,在我看来,却是物以稀为贵。
由于主人太过放任,我们夏天要歇伏,冬天要“休眠”,还要吃各种粮食。算下来,一年中基本上只有半年在正常“工作”。农场中有1300只小鸡,每天最多产800多只蛋,这样的投入和产出,3元的价格物有所值。
当然,除了我们,农场的小羊们也同样因为生活惬意而身价倍增。与市面上的小羊相比,这里的小羊每公斤要多12元。
在主人孙世刚眼中,能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是家东农场的价值所在。主人常说:“在咱们这儿,粮食用于动物生长,动物粪便反哺植物,同时鸡、羊是天然的灭虫剂、除草剂,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生态闭环链。”
明年,主人准备往深加工领域发展,加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并把桑林的价值发挥出来。同时,主人也期待投资伙伴的加入,把家东农场做得更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