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6日
第01版:01

稳稳的饭碗 暖暖的人心

——我市“五个聚焦”保就业稳就业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李 倩 本报通讯员 李孝国 马玉杰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今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加大政策投入力度,把就业促进工程纳入今年沧州市20项民生工程,千方百计稳岗位、保就业,超额完成各项就业指标,让千家万户端稳就业“饭碗”,进一步夯实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聚焦高位谋划,知责明责抓落实

“我们已享受到稳岗补贴17万元,留岗补助72.6万元,6月份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80多万元,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落地,有效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极大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困难。”华北商厦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疫情期间,我们坚持稳就业,不减员、不降薪,为3000余名休班在家的员工发放工资,主动为外租户减免部分租金。随着市场的逐步回暖,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商厦一定会经营得越来越好。”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我市向全社会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全省稳定经济运行一揽子政策的措施》,从减返社保稳定岗位、鼓励吸纳扩大就业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以超常规力度和超常规举措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我市始终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将新增城镇就业作为考核各县(市、区)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逐月调度,定期通报,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稳就业工作,并先后到市人社局和渤海新区黄骅市、沧县等重点县(市、区)指导调度,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全市就业工作座谈会、全市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市人社局成立扩大就业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工作调度机制,实行日报告、周汇总、旬调度、月督导,强力推动落实。

聚焦政策落实,凝心聚力稳岗位

“工资发了,心里就踏实了。”今年40岁的王胜利是我市某服装公司的员工。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王胜利的收入直接关系到全家温饱。今年疫情期间,王胜利曾一度担心企业裁员,或者降薪,怕自己的岗位保不住。而我市的“降、缓、返、补”政策举措,给他吃下了“定心丸”。

我市积极落实“降、缓、返、补”政策举措,全面助力企业发展,稳定就业岗位。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降”即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1%政策,全市减收企业失业保险费约6617万元。“缓”即对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全市已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单位467家,涉及6.35万人,缓缴金额4193万元。“返”即对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30人(含)以下裁员率不高于20%的参保企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将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从30%提高至50%,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提高至90%。已为1308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22亿元,稳定职工32.7万人。“补”即对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县(市、区),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参保企业和“六类主体”,按每名参保职工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目前,已为8213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0537.55万元,涉及职工21.06万人。

(下转第八版)

2022-09-06 ——我市“五个聚焦”保就业稳就业工作综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8737.html 1 稳稳的饭碗 暖暖的人心 /enpproperty-->